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还看今朝 > 第七卷 第十七节 中石化的邀请
    如沙正阳所说,原始配股没有必要去追求什么战略投资者或者所谓的能带来丰富管理经验的合作伙伴,那都是一种噱头,甚至是笑话。品书

    竞争对手怎么可能为你带来提升?合作也是建立在实力对等的基础之,否则是攫取。

    要提升自己管理经验和风险应对,当然可以吸纳招募那些高管精英人才,但是要把大把的股票予以那些战略投资者,不划算了,给这些高管精英们一些期权股权不是更值得么?

    当然至于说选择合适时机市也很考究,不能成了大坑,但以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基本居于半垄断地位的石油石化没理由不给投资者一个好的回报。

    当然前提是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国企根深蒂固的各种弊病,特别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乃至近亲繁殖的种种,这才是一家企业的最大问题。

    看一看石油石化和国外诸如美孚、b、壳牌这一类的外资巨头们资产、利润和员工人数之间的例,你会发现自身管理差距有多大。

    当然国情特色也是一个原因,但是你必须要制定出明确的规划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仗着行情好盲目乐观。

    当然这也和国企负责人这种新官不理旧账的机制有很大关系,反正干一届走人,辉煌的时候我当然要恣意放纵,至于下一届,甚至更远的以后,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要么退休,要么高升,总而言之与我无关了。

    按照国内的惯例,也没有人会去认真追究前一任的责任,无论是高升还是转任或者退休,只要不犯超出原则底线的错误,其他都不重要。

    沙正阳的话显然对尤万刚有些冲击,他虽然刚走马任,但是已经对石化未来的发展格局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市是未来的大走向大趋势,而且是未来工作的重之重,募集资金,对标国际化,将石化打造成为一个对标全球服务国的跨国石油巨头,这是下一步石化的目标。

    目前来说,石化的炼化资源明显强于原油供应资源,这个问题前世即便是多年以后也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但是尤万刚在长河能源任的种种经历让他难以再接受这种情形。

    长河能源能够做到的,没理由石化做不到,而且石化各方面的资源都要长河能源强得多,炼化和销售终端这一块的强势甚至石油都要退避三舍,而只要弥补原油供应的短板,石化完全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全球竞争者。

    想到这里,尤万刚望向沙正阳的目光越发亲善,如果能够把沙正阳调到石化来,这个家伙的国际化视野起公司内部那些所谓精英们更具前瞻性,或许在具体细节方面那些人更擅长,但是若是论战略眼光,尤万刚觉得石化内部无人能望沙正阳项背。

    见尤万刚只是沉吟着不吱声,沙正阳觉得尤万刚是不是有些意动,更想趁热打铁“其实我们完全不必妄自菲薄,石化底子很足,而且体系完备,下游产业链已经形成,特备是在国内还没有允许国外跨国油企进入国内市场的情况下,可以说和石油是平分天下的格局,利用这种半垄断优势强化自身实力,大力走出去,甚至可以考虑深耕国外市场,加之国内天然气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石化在这边一样可以有所作为,……”

    “行了,正阳,你别给我在这里卖嘴白了,我还能不了解你这张嘴?在汉川时我已经听惯了,现在到石化,你又给我来这个?”尤万刚没好气的道“不说远了,有没有兴趣到石化来?”

    “啊?”沙正阳真的被尤万刚这一突然袭击给打蒙了,“尤总,您这是什么意思?”

    “还能有什么意思?觉得你在我们石化来,能更展现你的才能,长河集团的确不错,但是那局限于汉川一隅,石化这个舞台要大得多,我相信你可以在这个舞台有更好的表现,怎么样?”

    尤万刚是真心实意想要把沙正阳招揽到麾下来,和沙正阳在一起这么一年多时间,他工作起来很舒服,而且不少新想法新思路都是在沙正阳的启迪下慢慢冒出来的,这甚至带到了石化,这也让他特别怀念有沙正阳在的时候。

    “尤总,你这个话对我冲击太大了,我从来没想过,而且我也不是搞石化行业出身,对石化行业不熟悉,您要说一些战略的规划,我能纸谈兵说点儿,其他恐怕真的不行了。”沙正阳下意识的推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能啥都精通?”尤万刚不以为然,“你在长河能源不也一样干得安好,出海战略连总理都给予了好评,我前几天到总理那里汇报工作,他还提到了长河集团的出海战略走得很成功,也鼓励石化要学习长河集团这个小兄弟,我看和我一起去汇报工作几位副总都为之汗颜,凭这一点,你到石化来能挺直腰杆。”

    “不一样。”沙正阳定了定神,“尤总,我也实话实说,长河集团那个时候处于开局破局的状态下,其实目标是一个,寻找到稳定保障的油源,正好赶了这样一个机会,但后期您也知道还是其他人在具体操作,我是起到了一个前期的牵线搭桥作用,但石化不一样,它的机制很完备,各方面的人才多如过江之鲫,……”

    尤万刚摇头“那也不一样。石化的现状还处于原有那种按部班的慢状态,说实话我不是很满意,调研了两次,感觉都不太好,还沉浸在老子天下第一的那种安步当车状态下,感受不到来自外界的压力,像长河集团的崛起,海油在天然气板块的发力,以山东为首的地炼企业爆发,随着世贸组织的加入,跨国巨头可能进入,这些危机我觉得我们石化内部还不敏感,还在乐观的盯着市,完全忘记了市的目的是什么,归根结底你得要打造出你的实力和竞争力,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了,不是市圈一趟钱了事大吉了,企业经营不善,股价不振,股东也是要用脚投票的,你不能以为你是国有控股企业熟视无睹,那你真的危险了。”

    沙正阳眼掠过一抹敬佩的目光,他没想到尤万刚才到任两个月,居然已经把石化的问题看得这么清楚了。

    从最游来说,石化始终存在短板,和已经分家的石油手分得的资产本身在产能和品质不如石油,而且很多都处于开采后期,开采成本日益攀升,产能也会逐渐下降,短期内当然无虞,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短板不想办法弥补,那会成为木桶的最短一块。

    但是现在好像石油和石化的心思都盯在了市,觉得市之后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却没有想到市拿到钱,要把这些资金用到刀刃发挥出最佳效益,这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石化的最大短板是油气资源,另外还有管也是一大制约石化做大的瓶颈,在分割资产时,石油拿走了绝大部分管资产,这一块也是石化的致命伤,要打造出一个管来,费时费力,而且国家也不会支持这种重起炉灶的方式,那样浪费太大,但这也意味着主动权掌握在石油手,哪怕你日后石化在石油地盘有所突破斩获,但是管资源却要受制于对方。

    当然国家肯定会统一调配,但是最好的结果还是管交给一家单独立的国有公司更有利于大家竞争。

    “尤总,看来您把企业问题看的很清楚,我倒是多虑了。”沙正阳笑了起来,心里也畅快了许多,“我还是那个观点,市很重要,但不能本末倒置,要搞清楚市目的何在,要把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石化的短板很明显,那么筹集来的资金要用在这边,油价低迷的时候恰恰是最适合进行并购收购的时候,对于我们国内油企来说,油气资源只会越来越紧张,我们国内需求会在未来二十年里达到一个,所以用一个不太准确的话来说,任何只要能稳定油气资源的资产,都是值得收购的,尤其是近几年。”

    对于前世时空油价飙升到一百四十多美元每桶的记录高价沙正阳还是记忆犹新的,同样海油收购优尼科遭否决一样在很多人心留下深刻印痕,所以油气资源绝非简单的普通资源,无论是对国还是其他国家,早一步取得,只有好处。

    而石油石化在市之后获得了巨额资金的同时应该大胆出海,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方花钱,这是正确无误的,而一旦拖到后期,国际形势日益明朗化,欧美国家对国加入to后的获得感喜悦感日渐消退之后,现实利益的考量要让他们对国的崛起越来越采取防范甚至是敌对措施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