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移民全球 > 第七百零二十三章:殖民战争(二十四)
    至于为什么会成为例外,我后面会讲到。

    在整个马来半岛,最引人注目的点,应该就是半岛最南端的x加坡了。

    这个据守六甲海峡入口的城邦国家,其实并不是半岛的一部分,而是一个岛屿——“x加坡岛”。

    其与马来半岛之间,隔着一条狭窄的“柔佛海峡”,其最窄处仅12公里。

    与x加坡岛一起横亘于六甲海峡入口的,还有与之隔“x加坡海峡”相望,由数百个岛屿组成的“廖内群岛”。

    x加坡海峡之名,得自于“x加坡”,柔佛之名则得自于,与x加坡一水之隔的马来西亚“柔佛州”,二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x港与s圳。

    柔佛州之名得自于“柔佛苏丹国”。

    在六甲解体之后的“后马六甲苏丹国”时代,柔佛苏丹国一直是,整个马来亚诸绿教政权的领导者。

    其领土不仅包括后世的柔佛州,也包括x加坡和后属印泥的廖内群岛。

    x加坡与廖内群岛的地缘z治归属,归根结底源自于两者之间的那条海峡。

    x加坡海峡的平均宽度,要十倍于柔佛海峡,使得它而不是柔佛海峡,成为了六甲海峡的入口。

    19世纪初,x加坡岛和廖内群岛,都还处在“柔佛苏丹国”的统治之下。

    在英国立足马来亚、荷兰控制苏门答腊、爪哇等马来岛屿的情况下,双方对六甲海峡控制权的争夺,也日趋激烈。

    最终,“主航道中心线原则”这一看起来,最为公平习惯规则,决定了二地的z治归属。

    航道北侧的x加坡岛,以及附属小岛,成为了英国殖民地。

    荷兰人则得到了廖内群岛,并与其它“荷属东印度”殖民地,在19世纪40年代,整合成为了后世的印泥。

    在这场殖民盛宴中,没人会在乎土地原来主人——“柔佛苏丹国”的想法。

    不过,这个苏丹国,在来西亚的地缘z治史中,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x加坡和廖内群岛这两片,后世不为来西亚所有的岛屿,对来西亚来说,也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海峡与航道并非完全能划等号,受地势、水深的限制,可通行航道的宽度,总是要小于海峡本身的。

    具体到x加坡海峡的问题上,其西段岛礁、浅滩众多,通航水道的最窄处,仅有45公里。

    当然,偏窄的宽度对于控制者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比如,苏门答腊亚齐地区的巴塞苏丹国,要想在海峡西端影响过往商船,其难度,就要远高于在x加坡海峡之侧。

    后面大家也会了解到,16世纪中叶崛起的亚齐苏丹国,曾经在争夺六甲入口的问题上,做出过什么样的努力。

    狭窄而又重要的水道、星罗棋布的岛屿,最容易让人想到,什么样“有前途”的职业呢?

    估计大家都想到的,是海盗。

    在三佛齐的海上霸权崩溃之后,淡马锡,即x加坡岛和廖内群岛,也一度成为了海盗猖獗之地。

    相比之下,淡马锡因与大陆距离更近,更容易成为各方角逐的焦点。

    拜里米苏拉一开始,之所以选择在此立国,也是看中了它特殊的位置

    然而,无论是立足于x加坡岛,还是廖内群岛方向控制航线,都会存在,本身地缘实力不足的问题。

    也就是说,海峡两侧的这些岛屿,更有可能成为,强大海上国家统治之下的一个节点。

    在六甲被葡萄牙人攻占之后,六甲苏丹曾一度率领军民,退至廖内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宾坦岛”上。

    只是,仅仅支撑了15年,就在葡萄牙人的攻击下,返回马来半岛一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x加坡一直都对自己的d立信心不足,原因也在于此。

    当然,来西亚为改变族结构,而逼迫x加坡d立的情况,在更崇尚丛林法则的古代,是很少见的。

    大多数时候,不管岛屿的实际控制者愿意不愿意,都必须将自己,置身于更强大的政权影响之下。

    问题在于两点:一是这类节点,通常也是各方势力交汇之处,z治归属于哪一方,是一件很需要权衡的事。

    二是控制国本身,也会有衰弱周期,一旦衰弱,就有可能给这类外岛,留下混乱的空间。

    如此枢纽般的位置,也同样为暹罗人和爪哇人所看中。

    在t国大城王朝与爪哇满者伯夷的压力下,六甲成为了拜里米苏拉,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整个六甲海峡由西向东,呈“酒瓶”状轮廓。

    j隆坡至x加坡部分为“瓶颈”,j隆坡以西的瓶身部分,海峡宽度则骤然放宽。

    在瓶颈部分,六甲所对应的这段海峡,又是除x加坡海峡之外,最狭窄的部分。

    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六甲成为了拜里米苏拉,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以及,j隆坡在争夺来亚地缘z治中心的问题上,所具备的优势。

    事实上,后世六甲海峡,依然留有海盗的生存空间。

    其最危险的水域,恰恰是在六甲城附近海域。

    仅仅依靠阿拉伯商团的帮助,新生的六甲王国,要想从t国大城王朝,

    与爪哇满者伯夷帝国的包夹中突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大的问题在于,六甲和阿拉伯人并没有强大的z治、军事后盾。

    阿拉伯人当然可以,尽量让自己的商船在六甲停靠、交易,以做大后者的实力。

    只是,觊觎丰厚通路利益的南北两大势力,并不会让他们轻易做到这点。

    t国人把拜里米苏拉从淡马锡赶走,就是明证。

    能够对南洋产生影响的,并非只有东亚南地区,身处南海之北的中央之国,亦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21世纪在全球扩张影响力的天朝,在地缘z治层面推出了两条主线,合称“y带一路”。

    其中,一带指的是,横穿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则意指,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