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盛唐再现 > 缉拿归案
    云来阁 http://www.whcui.com

    所以,唐朝的县令并非个个都是“七品芝麻官”

    周傅不等李佑回答,径自抬起头来,目光紧盯着杜荷

    虽然杜相已经逝去。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但是余威尚在,而且人脉甚多,是陛下的肱骨之臣,况且此外还有程咬金,尉迟恭,秦琼等武将的儿子不好处置啊!毕竟武将那混起来可是不讲道理的,这才是开国第1代武将的威士正龙,都是跟着李二陛下打天下的那群老兄弟们,那简直脾气暴躁的很呀。

    杜荷呵呵一笑,松开手站起身,拱了拱手说道:“某乃杜荷,见过明府。

    周傅见到杜荷和善的态度,微微颌首,未等发言,便听得齐王李佑突然一阵鬼哭狼嚎。

    杜荷,你特么死定了!你敢打我?你特么居然敢打我?周傅,给老子抓住他,打入死牢!待我禀明父皇,定要将这个混蛋凌迟处死……

    却是李佑脱离了杜荷的掌控,也不再装死了,连滚带爬的跑到己方阵营,立时破口大骂

    周傅脸容一僵,口中说道:“本官自会按律法行事,殿下稍安勿躁。

    李佑大怒:“律法?去尼玛的律法!本王是天潢贵胄,动了本王,那就是造反,就得死!周傅,我警告你,你若不听本王的,休怪本王在父皇面前参你一本!

    周傅眉毛一皱,断然说道:“殿下自可去参本官,然则本官行事自尊法度,用不着殿下聒噪!

    差点把李佑气个倒仰。

    反了天了,一个两个都不把本王放在眼里是吧?

    好,都特么给我等着,一个一个早晚收拾掉

    长安县令周傅沉着脸,说道:“杜公子各位公子,且随本官前往县衙一趟如何?”

    若是换个人,说不得周傅老早就枷锁伺候了,长安城里斗殴,绝对是重罪

    更何况被打的一方还是一位亲王…

    房俊杜荷知道这是必经的程序,瞅了愤怒的李佑一眼,幽幽说道:“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明府不会只抓某兄弟几人吧?

    程处弼倒是无所谓,这浑人一脸淡定,摆明了爱咋咋地…

    李佑大怒:“混蛋!本王乃堂堂亲王,谁敢抓我?

    杜荷似笑非笑的看着周傅,看看你到底真是一个强县令,亦或只是表面功夫做得好,实则也是趋炎附势之辈

    周傅心里也确实纠结,到底是齐王啊,亲王之尊…不过还是瞬间下定决心,义正辞严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还请殿下委屈一下,待本官查明原由,自会给殿下一个交代。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李佑快要气疯了:“你

    周傅微微躬身:“殿下,请!

    李佑怒极反笑,阴仄仄说道:“好好好!好一个强项令,我特么看你是活的不耐烦了,你给我等着!今日我就随你去一趟县衙,你特么要是不给本王一个满意的交待,本王扒了你的皮!”

    周傅也有些着恼,语气强硬的说道:“本官不需对殿下交代,只需对律法、对陛下交待即可!

    李佑怒极:“都跟本王去做个见证,本王倒要看看这长|安县怎么处置这等殴打亲王、藐视皇亲的混蛋!

    在一众压抑目瞪口呆之下,齐王李佑率领一众鼻青脸肿的手下,呼啦啦出了百花阁,径自前往长安县衙而去

    待到吩咐衙役将房俊和程处弼也带走,周傅才长长嘘出口气,擦拭一下额头的汗水

    身后一个师爷模样的跟班走上来,轻声问道:“明府,此时如何处置?

    周傅一脸懊恼:“处置?处置个屁!都特么是大神,我这个小鬼敢处置谁?这样,你马上持我信物,前去中书省求见我那同年马周,如此如此……

    师爷侧耳细听,然后心领神会,转身离去。

    我在楼里面的,柳如烟急如焚他知道这件事是今天因他而起,如果连累了杜公子那么如何是好,毕竟打的是皇帝陛下的儿子,就算杜公子家再有权势也恐怕会吃亏吧。

    旁边的老婆子哪,还看不出她的心意,说道,放心吧如烟,想来杜公子是有些把握的,况且他们都是世家子弟,就算是,又不是犯了什么大错,恐怕陛下也就是责骂两句罢了,你担心也没什么用回去吧。

    刘志娟怎么会知道自己的担心无用啊?只是还是心里焦急,你只是一个青楼女子,能有多大能量啊?别人捧你是给你面子,一般的学生不给面子你什么都不是,只好叹了一口气悠悠的回到屋子里面。

    唐初,以中书官中书令、门下官门下侍中、尚书官尚书令共议国政,都是宰相。宰相是辅佐皇帝总领天下大政的官员

    《新唐书·百官志》:“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后来,因为唐太宗即位前虽曾任过尚书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便以“仆射”为尚书官,与门下侍中、中书令号称宰相

    《册府元龟·宰相总序》记载,自隋代以来,就有“或以他官参掌机事及专掌朝政者,并为辅弼”。唐代也因宰相品位尊崇,人主不肯轻易授人,故常以他官而居宰相之职,并假借他官之称。如唐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称“参议得失”,或称“参知政事”等等,名称不一,实则都是宰相。

    《文献通考·职官四》说:“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ri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唐代初年,三官在门下省议事。这个议事地点称为政事堂

    这个时期宰相都是由三官兼职的,而三官尚有本省常务,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上午在政事堂议事,下午就回本省办公。因此,不必要另立宰相的办公机关

    军国大事经政事堂会议商定,奏请皇帝最后裁决;机密大事以及五品以上官员的升降任免,只在政事堂议论,他官不得预闻

    如此一来,政事堂就成为唐初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真正的“帝国心脏”。

    ”贞观四年夏日三月无雨,覆盖了整个关中,天降大旱,受灾民众哭号连天,关中各县的告急文书雪片一样飞进中书省。

    新任中书舍人马周揉了揉发红干涩的眼睛,放下手中毛笔,抬头看了看屋外依旧太阳高照,没有下雨的痕迹无奈的叹了口气。(大旱本来是贞观三年,因为时间缘故,调后了4年,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连续奋战了两个昼夜,期间歇息的时间总计不过两三个时辰,各种文书的批示、归档,救灾物资的发放统计,即便是年富力强的马周也有些吃不消

    喝了一口热茶,甩了甩因长时间执笔而发酸的肩膀,马周环顾一下四周,不由得苦笑

    中书省的编制本就简化,因为这次大旱而导致的大量文书挤压,长时间的翻阅批示依旧令两位年长的中书舍人告病回家,现在值房里依旧工作的不过三四个人。云来阁 http://www.xyyq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