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快穿之莫欺少年穷 > 正文 分卷阅读58
    单膝跪地,随后无声无息退下。

    “高福全,你说,”皇帝一阵咳嗽,“朕当年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皇上,”高公公递上汤药,忙劝慰道,“您别再为那事伤神了。您龙体安康,才是万民之福呐!”

    “朕的身体,朕自己晓得。”皇帝饮下一口汤药,总算感觉好些了。他接过方帕,擦拭嘴角,缓声道:“世人皆高呼万岁。可古往今来,又有哪位帝王能活到一万岁?百岁都无一人。”

    皇帝自知命数将尽,他这一生有功有过,唯有一事愧疚至今:当年因老二之事失去理智,盛怒之下枉杀了不少无辜之人。

    “若那孩子真是王家后人......”皇帝喃喃自语道,后面的话却未说出口。

    高公公接过药汤已空的玉白瓷碗,躬身静立在一旁。即便主仆年份再久,有些事他们做奴才的也不能妄评。伴君如伴虎,除却衷心,更要做到谨言慎行,才能得主子信赖。

    “皇上,臣要弹劾肃王殿下!”朝堂之上,左都御史语出惊人。

    皇帝倒也讶然,问道;“为之何事?”

    “臣要弹劾肃王两桩事。”左都御史朗声直言道,“第一桩,包庇罪臣之子;第二桩,屯兵幽州,私购粮草!”

    “孽子!”皇帝气得猛然站起。群臣跪倒一片,唯恐被怒气波及。端王侧转回头,与同跪在身后的苏行逸视线相接,暗藏深意。

    左都御史继续梗着脖子进言,“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肃王屯兵乃逆反之举。臣冒死直谏,望陛下圣裁!”

    左都御史将奏折高举过头顶,道:“肃王屯兵之事臣已整理详尽,陛下请过目。”

    高公公接过奏折,快步递回给皇帝。

    果然详尽!皇帝扫过奏折上的字,更加怒不可遏。“来人,把肃王带过来!逆子,逆子!”

    二皇子一事已成为皇帝心病。君臣父子,君在前,父在后。成年的皇子虽是儿子,却也是皇权的威胁。皇帝决不允许有人危及帝位,哪怕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也绝不手软。

    被罚幽闭的肃王,很快便被带到朝堂上。

    “逆子!你可知罪!”皇帝气极,将奏折甩向第三子。

    肃王捡起奏折一看,脸色骤变。忙跪下大喊:“父皇!儿臣冤枉!”

    “皇上,此事非同小可,请皇上容肃王殿下细细禀明。”工部尚书上前一步,为肃王求情。

    “江尚书慎言。”端王警告道,“本王记得您的幼子也在二弟手下罢。倒是怪不得如此维护。”话到最后越来越犀利。

    “端王爷......”工部尚书开口欲辩解。

    “好了,此事你心中有数。本王不欲多言。”端王未在此事上多做文章,他转头面向肃王,痛心疾首道:“三弟糊涂,竟做出此等不忠不孝之事!”

    “老三,朕问你。为何私购粮草?于幽州屯兵?”皇帝指着肃王发问,手臂都气得直发抖。

    “购粮一事不假,可儿臣并未于幽州屯兵啊!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儿臣岂敢?!”肃王争辩道。

    “三弟,证据确凿。你又何苦继续欺瞒父皇?”端王严词道,“二弟之事,你可是忘了?”

    “大哥,我没有!”肃王面色焦急,忙否认,“父皇,父皇信我!儿臣万万不敢!”

    皇帝怒气冲天,又被两个儿子吵得头疼。“来人!传朕的旨意,着人速去幽州,查明屯兵一事是否属实。另将肃王押入宗人府。不得私自会见任何人!”

    “皇上!”高公公一声惊呼。众人抬头一看,却见皇帝竟直直倒下。

    “父皇!”

    “皇上!”

    “传太医!”

    各种声音混在一起,群臣乱作一团。

    皇帝病倒,肃王被幽禁。于是乎,群臣隐隐以端王为首。端王自是得意。

    “王爷,幽州那边已安排妥当。皇上生平最恶此事,肃王爷这下是再难翻身了。”苏行逸意味深长,道,“下官先行恭贺王爷,除一劲敌。”

    端王喜不自胜,道:“贤弟功不可没,他日论功行赏,必少不了贤弟。”

    “都是王爷深谋远虑,下官不敢居功。”

    “皇上,您可算醒了。”高公公见皇帝醒来,心中总算松了一口气。皇帝撑着身子,想坐起来。高公公立马上前搀扶,并往皇帝背后垫了个软枕。

    皇帝靠坐在床上,疲弱无力。“幽州之事,可派人去了?”

    “吏部李大人和监察院的袁大人已经动身去幽州了。”高公公回道。

    他二人正直,倒令人放心。皇帝心中稍安,又问道:“王家那事查得怎么样?”

    “那苏策确实乃王大人之子,真名是王玄策。”高公公顿了顿又道,“他在狱中喊冤。想面见陛下伸冤。”

    皇帝沉吟片刻道:“派人将他接入宫中,朕要亲自召见。”随后又补充道:“暗中进行,别让人知道。”

    半个时辰后,皇帝在侧殿见到了王家的唯一后人,那个和他父亲一样惊才绝艳的少年。

    “草民王玄策参见皇上。”少年仪态举止得当,不卑不亢。皇帝心中暗自赞许。二十年前,他父亲王望舒摘得榜首,御前谢恩。皇帝依稀记得也是这般面如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