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快穿之莫欺少年穷 > 正文 分卷阅读166
    也带上一丝笑:“好。”

    幼年丧母,外家落没。阖宫之中,贵为太子的他,唯一亲近的也只有自己的父皇。

    ——帝王家,虽无上尊崇,却也惧怕漫无边际的孤寂。

    *

    那些思绪都已远去。

    此时老迈的皇帝躺在龙榻上,指着妻子颈下的琉璃朝珠,笑着坦白。

    “皇后,有件事朕瞒了你一辈子。”他道,“那串珠子其实不是什么西边来的稀罕物件。是朕命人在库房随意挑的。”

    年轻的太子不满意即将迎娶的正妃,恶劣地随意指了件玩意,充作聘亲的首礼。

    皇后手抚上珠子,浅笑:“臣妾知道。”

    皇帝也笑,又道:“皇后,朕......一直都不喜欢你的端庄。”

    皇后笑意未减:“臣妾也知道。”

    她俯身,贴近榻上之人耳侧:“可是殿下,若不端庄......如何能成为您的妻子呢。”

    尾音一丝俏皮,恍若未嫁少女。

    *

    (皇后短番外)

    辅国公府的二小姐刚满三岁,总爱黏着父亲。

    辅国公处理公务的间隙,便会抱起粉团子一般的小女儿,说些小孩子感兴趣的事。

    父亲说:“东宫里住着位小太子,比咱们沁微只大上两岁,却已经很懂事了。诗赋文章也做得像模像样。”

    父亲还说:“小太子两岁上,生母刘娘娘便没了。外祖又致仕回乡,处境很是艰难。”

    小沁微奶声奶气道:“小太子好可怜,要是有个人能陪陪他就好了。”

    父亲笑:“东宫里内侍宫婢如云,小太子可不缺人陪。”

    沁微不说话。

    她隐隐觉得,陪伴和陪伴是不一样的。可具体哪里不一样,小姑娘说不上来。

    时间飞快的过。沁微又添了一岁。

    一日午睡朦胧间,沁微听见父亲在同母亲闲谈:“漪兰殿的裕娘娘圣眷正盛,又诞了位小皇子。日后东宫那位,怕是更难了。”

    沁微想:小太子现在肯定很难过,要是有人能陪陪他就好了。

    沁微的小想法被阿兄们知道了。

    二哥戳着她脑袋上的小揪揪,嘲笑道:“女大不中留。咱们家沁微才多大,竟惦记起小太子了。”

    大哥也笑,摸着下巴一本正经道:“沁微这样爱捉小青虫的顽皮鬼,东宫那位可看不上。”

    沁微被调侃得哭了,鼻涕眼泪一齐流。

    二哥见势不妙,慌慌忙忙寻了块干净帕子,盖在沁微小脸上。

    “姑奶奶,可别哭了。”少年连连求饶,回头唤兄长,“大哥 ,你快想想办法呀。”

    辅国公家的大公子折扇一合:“沁微想去陪小太子,也不是没法子。”

    沁微的啼哭止了一半。

    “不许再捉小青虫,不能动不动就哭。做个端庄又得体的大家闺秀。没准日后啊,能被指做太子妃。长长久久地陪着那位小太子。”

    沁微不哭了,泪珠挂在睫毛上,呆呆地问:“大哥,太子妃是什么东西啊。”

    大公子乐了:“太子妃啊,就是能陪太子一辈子的人。就像爹爹和娘亲。”

    四岁的沁微似懂非懂。她脑袋里的想法很简单:太子很可怜,她想陪着他。

    小青虫可以不捉。

    爱哭的毛病也不是那么难改。

    小小的沁微努力向大家闺秀的方向靠近。

    后来,儿时的戏言竟成了真。

    沁微被钦点为太子妃。

    夙愿成真,可沁微却并不开心。太子......好像并不大喜欢她。

    求聘时的首礼很是敷衍,大婚后也鲜少进她的房。两人不像夫妻,倒似同僚。

    已经成为太子妃的沁微,轻轻抚上胸前的赤色琉璃朝珠。

    这一生,以真情博假意。他们能走到哪一步?

    沁微不知道。

    年轻的太子妃不知道。

    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也不知道。

    但所幸,她践行了自己的诺言:用尽一生漫长时间,陪在那位东宫小太子的身侧。至死不离。

    *

    小记(一):

    太子选妃,非同小可。

    圣上亲自过目。

    司礼监遴选出的太子妃人选共七位。皆是家世出众,端庄持重的名门闺秀。

    圣上合上画册,决定宣众人进宫见一见。

    殿内,七人站作一排。圣上开始提问。

    问题全一样:可愿嫁给太子么?原因为何?

    闺秀们起初诧异,镇定下来后,回答得皆是滴水不漏。

    不过,也皆是官话套话。

    圣上听得隐隐失望。待到最后一个小姑娘,已经无甚期待了。

    那姑娘气也不喘地说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话。最后,涨红了脸,小声道:“臣女愿嫁与太子殿下。臣女......臣女想一直陪在殿下身边。”

    语惊四座,满室侧目。

    圣上来了兴致:“你是哪家姑娘?”

    “家父柳政,承爵辅国公。”

    自此,太子妃人选敲定。

    挑家世品行,是为太子择太子妃。

    询真心假意,是为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