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清醒了些,只是浑身依旧酸痛乏累得紧,整个人有气无力的。
“圣上忘了?您睡前说要震慑一下林府,不能让他再独大下去,臣妾这才让胞弟去了。”周贵妃又试探性小心翼翼问道。
这明明是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可圣上头脑昏沉,一时居然辨别不了。
他只记得自己困顿后就下意识地找周贵妃这儿,好让自己睡得安稳些。后面说了些什么,是真的记不清了。
圣上捏了捏眉心,试图让自己回忆起来。
“臣妾胞弟已经被关押下狱了,求圣上救他一救吧!”周贵妃又哭得梨花带雨。她完全抹去了北静王在这件事里的作用,只将问题往林家身上推。
作为圣上的枕边人,周贵妃最是清楚,圣上有哪些禁忌不能碰了。
果然,一听这话,圣上也不再纠结自己究竟有没有下命,而是皱起眉头追问:“林家,将人下狱了?将带着朕口谕的人,下狱了?”
“臣妾胞弟至今还在牢房,臣妾怎敢胡言。林家这真是心大了呀圣上。”周贵妃窥着圣上的面色,以退为进又加了一句:
“这件事臣妾也有错。听圣上一说,臣妾心中焦急,就直接让胞弟去了。不过这是圣上该裁决的事情,林家怎么能越过圣上行事呢?”
看圣上眉头皱得更紧,周贵妃又故作叹息:“如今林家的确势大。哪怕林家之子害得战场失利,可还有尚书令的父亲、身为郡主的姐姐,总是不能轻易动手的。”
说着说着,周贵妃将自己最终目的缓缓抛了出来:“可惜郡主至今未婚,若是婚配出去,人不在林家,倒是更好呢。”
正想着该怎么不动声色削减林家之势的圣上,听到周贵妃这话倒是启发了些。他不耐口舌,只又瞥了眼周贵妃,示意她继续。
“林家有一亲族,圣上也是知道的,正是贾府。”
周贵妃终于说到了重点,她放轻了声调,柔柔道:“虽然双方大人是有些龌龊,可小辈倒是亲近。那贾府中的荣国府有一子,唤宝玉,和郡主正是亲亲的表兄妹。”
“也是巧,臣妾之前花宴时,就听贾老太君说过。这宝玉啊,心仪郡主已久,为她至今不娶不妾,守身如玉的。”
“臣妾想,既然如此,不如将郡主许配给这贾宝玉。一来郡主得了如意郎君,定是欢喜,也显圣上仁德。二来嘛,也可削减林家之势,让人安心。”
周贵妃边说边凑近了些,圣上闻得她身上的香味,觉得头脑又迷糊了起来,只是有些困顿地点了点头。
“依臣妾来看,还是要找个赐婚的名头才是。“周贵妃又服侍着圣上躺下了,她伏身轻轻道:“那臣妾,就去办得此事了?”
看着圣上隐隐的点头,周贵妃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圣上几天不见人,今儿终于要召开早朝了。
在家中的林如海接到上朝通知不说,可是连黛玉都接到了旨意。
来宣圣旨的并不是惯例的那个大太监,而是一个从未见过的生面孔。一宣完圣旨对方就直接走了,完全没有要寒暄的意思。
黛玉瞧着那人远去的背影,稍稍挑了一下眉头,心中倒是明白:这估计就是周家最后的手段了。
成败在此一举。
换上正一品郡主的朝服,挽上笼面的白纱,黛玉到了朝堂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宝玉居然也在。
宝玉一副兢兢业业的模样,面上却又带着喜出望外的神采。
他看着黛玉走来,下意识就想上前一步,还是身边的人拉了拉,他才停了下来,只是依旧一副热切的模样。
总觉得事情有所不对。
黛玉目光淡淡扫过一圈,又瞥了眼坐在轮椅上低头不语的弘召,才反应过来是哪里出了问题:
今天北静王没来早朝。
脑海里冒出这个念头,让黛玉下意识地顿了一下,还没等她理出个思绪来,圣上就到了。
圣上的脸上还带着大病后的憔悴,他强撑起身子,给身边的大太监使了个眼神。
大太监几乎是颤抖着拿着手中的圣旨,他张了张嘴,眼神漂浮一圈,这才艰难开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林家嫡女,永乐郡主。秀外慧中,正值年华,可堪婚配。”
“今,边疆霍乱,上有意为之祈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