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一路发出,自上回变乱后的朝臣,首次全部汇集。
大太监眼眶通红,他有些颤抖地捧起黄澄澄的圣旨,声音却是不变的平稳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帝曾留遗诏,令水溶为帝,朕为辅。彼时吾弟岁轻,故而朕先代为摄政。今依照先帝遗诏,皇位归于水溶。卿此。”
这第一封的诏书,就将群臣震在原地。
这诏书如此不伦不类,一看就是圣上亲笔所写,并没有经过监笔的润色。只是这内容,实在是令人太过吃惊。
之前一直有流言,说先帝意属北静王,原来都是真的吗?!
朝臣都下意识地抬头想去看水溶的面色,许是暮色太深,他们都看不清。
大太监并没有管下面的喧然。他捧起被尘封了数十年的先帝遗诏,再次高声宣读了一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吾子水溶聪慧上佳、德才兼备。若朕身有不便,即令水溶继位。其兄武力出众,特以摄政之位。待幼帝及冠后,即令镇守边疆,非召不得入京。”
这迟到了太久的遗诏蕴含的信息太大,群臣只觉头晕目眩。
原来当年的真相是这样,而圣上这时候也完全不再隐瞒。
这是为了让北静王能够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不惜将自己的污点全给爆出来了!
水溶深深地低着头,按在地上的手指蜷缩了一下。
而后,又是第二道、第三道的圣旨:
“令林如海为正一品右使,统领大学士。令沐轩为正一品左使,统领边疆兵马。”
这接连而来的圣旨简直让人应接不衔。
有聪慧的朝臣已经看出门道:
东平世子有战神之称,功高震主。于是直接封为左使,以高位换实权。再利用林家来牵制,以求一时的平衡。
虽然这不过表面的迁移。毕竟谁都知道,东平世子手中兵马,短时间内是收不回来的。
可这是圣上临终之前,努力能为胞弟打下最好的局面了。
两人出身领旨。
大太监又转身回了殿内,此时再说什么都是虚言,留下的朝臣们静默无言,只默默等待最后的时刻。
“林大人别来无恙。”东平世子先出了声。将一众的目光,都吸引到这位新出炉的左使身上。
沐轩没有在意其他人的视线,他整了整衣袖,当着朝臣们的面,坦坦荡荡道:“听说之前先帝曾为永乐郡主召婚。那时我不在,希望现在也不迟。”
“我慕名永乐郡主已久,愿以全副身价求娶。”
章节目录 孝道压人贾府下狱,摊开心扉水溶表白
“这只是先表明我的态度罢了, 林大人不必为此为难。”看林如海有些纠结的面色, 沐轩见好就收, 将此事按下。
周遭的朝臣都眼观鼻、鼻观心, 并不多谈。
他们只是悄悄将眼睛从沐轩那儿,又转到水溶身上, 在心中思量着:
这林家姑娘究竟是有多么大魔力, 竟然让两大权势之人都为之倾倒。
气氛正是静默的时候,空中突然传来了声声的钟响。
这钟声又沉又重,一下一下仿佛敲到人心里。
朝臣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圣上驾崩了!他们全都跪了下来,对着殿内开始哀泣。
水溶的手指收紧了, 猛地得知真相的他心中五味杂陈。脑海是一片的空白, 最后只剩下一个念头:想见到黛玉。
“咚,咚,咚——”
悲泣的声音随之响起,钟声顺着风,从宫中一路传出去。
黛玉这时人在自己的永乐郡主府中, 正倚靠在亭院柱上瞧着书。
听得钟声传来, 她放下书顿了顿,这才将目光投向宫中的方位。
“钟声告罄帝王家啊。”黛玉低低叹了一句,知道这是宣布圣上驾崩的信号。
好歹是他的嫡亲兄长, 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黛玉下意识地想起了水溶。
上次殿中事变,圣上中毒迷糊的时候,都还能记挂着水溶身上的伤。想必两人间哪怕存在着猜疑, 也还是有兄弟情的。
想必也是在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