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有一天也能上榜。
黛玉有些好笑地放下了玉杯,偏偏耳也饶有兴趣听着楼下继续说。
“这仙子怎能同凡人?她生而知之,聪慧非常。得良计、献丹方。引得无数人追慕。”
“容貌是天生的出众,才情是万里中挑一。”
“更不要说,她还是天命之人!”
话至于此,说书先生一拍惊木,在听客们着急的催促中,着重强调道:“天命之人,拥有天命之运,那是何其浩瀚的运势。”
“这定是要有个同样拥有天命的贵人才配得上。谁若是能够得到天命之人的青眼,那可就是有了登峰造极的境遇了!”
说书先生越说越是隐晦,可这对于习惯了的听客来说,却是好解得很。
当下就有一锭碎银丢到说书先生面前,带着好奇的声音扬起:“那就是说,谁娶了天命之人,谁就能问鼎巅峰了?”
“非也非也。”说书先生瞥了眼碎银,摇头晃脑,“君不见,之前有一恶人,仗着自己有宝贝,意欲强娶天命之人。结果转眼,就落得个入狱待刑的下场了呢。”
“不是天选之人,是不得仙子心的。王子飞将,为此尽相折腰啊。”
这话听得黛玉心中都起了端倪。
那恶人说的怕是宝玉,宝玉曾当众求娶过自己,现在举家下狱。
那天命之人,明晃晃指的就是自己。这话本,蕴藏的就是能娶了自己的人,会成为天下之主?
黛玉的眉梢微微皱了起来。
这时候圣上刚逝,宫中无主。水溶和沐轩分头把持着朝政和大军,都在大肆追求自己。
这时候传出这个天命之人的话本,总让黛玉觉得有所不对。
好像他们的追求,不是为了自己这个人,而是为了自己背后的身份一样。
“明静,派人盯着他。”黛玉压低声音轻轻嘱咐了一句,伸出手指点了点下面。
不管怎么说,小心无大错。
黛玉心生警惕,而听客就没有那么敏锐的心思了。
有听得津津有味的姑娘,将自己代入天命之人的身份中,左右摇摆了起来。
“先生可知道最后选择的是谁?要我说,选将军才是。将军骁勇善战,何其英勇,天下闻名。”
“王子俊美和善,又有手段三千。要我是天命之人,我选王子才好呢!”
“不对不对。王子总要有其他妃妾的,哪里比得上将军一心一意?”
“胡说!王子也一心一意!”
这大多都是一些小姑娘,将这当成一个有趣的小话本,你争我夺地讨论了起来,为究竟选择谁而互不相让。
黛玉在上头听着这个走向,弯起眉眼微微一笑。
这时有小兵骑着马从城门外飞驰而来,手中举着令牌,高喊边疆大军的到来。
一时间人们都往城门那头涌去。
侯家人归的、欢迎护国之将的、意图从中择选佳婿的,都在翘首以盼。
黛玉身为郡主,在城墙上早就备好了地方留着供她等候。
她也带起面纱,要往城门去的时候,一个僧人持钵,向黛玉化缘求善:“佛陀成道之日近在眼前,在此向施主求个善缘。”
黛玉知道他的意思。过几日就是岁终之月,寺院都会派下面的僧人出来缘些米栗果仁,再熬成佛粥在腊八之际分发。
只是这一般都是刚刚入寺的小僧出来化缘讨个彩头罢了,今天在黛玉面前的却是一白须垂面的老僧。
老僧面善慈和,一身的僧衣整洁,瞧着都让人觉得心中温善,实在不像是要出来化缘的。
而往常这种化缘都很快能满。不过今天是大军回朝的日子,人们心思不在这上面,老僧钵中什么都没有,实在是有些落魄。
黛玉微微俯身向他还礼,又示意明怡将银子放到钵内。
“既然施主善心,那就是与我佛有缘。”
老僧并没有朝钵内瞧一眼,而是看向黛玉慈和笑道:“几日后,安定寺中有佛会,静候施主前来。”
安定寺?黛玉抬起眉眼,心中微微诧异了一瞬。
安定寺是京中最负盛名的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