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六十年代下放户 > 正文 分卷阅读25
    1967年年初六是个好日子,生产队长石公证带着大家拿着头给地松土动工,这意味着很快就要开工干活了。

    顾于庭也跟着去刨了几18822;头,回到牛棚后顾于庭见村长在院子里和华行医说话。

    “顾同志回来了,我正找你呢。”

    “村长您说。”

    “是这样子的,大队办公室的以前有个旧宅,我们商量了下把那个地方收拾一下,就当学校了。” 石国安接过白富友递过的一直烟,放到鼻子上问了问,別在自己耳朵上,继续道“我们想着那地方大,离这里有点远,你和夏同志要不就直接住那边,方便点。”

    “这..这怕是不太合适,我们在这也住习惯了,还是继续在这边吧。”他其实还挺想过去的,只是太打眼了。

    “也行,课桌什么的村里都会准备的,你们去回收站找的书,大华也都交给我了,你们放心你们为村里做的贡献村里的人都会记得。”石国安倒也没强求,交代了几句就走了。

    大队办公室的旧宅在村头,有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上边一有一排的房子,屋子明显是被整修过的,很宽敞的几间房子,墙上还都刷上了黑板,顾于庭过去看了下,黑板还没干透,一看就是刚刷上没多久。

    “石家沟办学校,村长像上边报告了吗?”顾于庭回头再他身后的夏悦晨,他好像没听说过想上边反映。

    “没有。”夏悦晨仔细想了下摇了摇头。

    顾于庭指了指身前的黑板,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你问过苗春花没,这没像上边反映没申请资金,这些东西都是村里自己掏钱?”

    “我听苗婶子说是村里出钱,孩子上学的课桌也都是家长自己去山上找木头,自己打或者找木匠打,因为这事村长还和木匠说了,凡是打了给孩子上学用的都象征性的收几分钱,这还不够手工费的呢,可见村里的人是真心想让孩子读书的。”

    “如果是真的,那我们可要好好教。”

    夏悦晨点了点头,现在很多地方都不重视读书,认为让孩子读书都不如多下地挣几个公分,这个村子却刚好相反,每个人都认为识字才能有出息,拼了命的想让自己的孩子读书。

    其实刚开始准备办学校的时候石国安和石公证也想着去公社和领导报备下,然后申请点资金啥的,后来两人一想他们村子里找的老师身份有问题。这要是找公社,公社派下来的老师指定不会比顾于庭他们厉害,这才歇了去公社找领导的心。

    石国安与其说是让顾于庭小两口来清理下,倒不如说是让他们来看一下,因为他们已经收拾的很好了,等课桌放进来就可以正式上课了。

    回去的路上,顾于庭看到一群小孩子在印的石灰坑上用手抓石灰,然后搓成条,放在一旁,然后在继续重复,每个小孩子身边都放着好多。

    “你们在干什么呢?”顾于庭走过去轻声的问。

    “我们在做粉笔,村长大爷说谁做的多,就给谁一颗糖。”一个小朋友头都没抬回答着。

    他们以前也经常来这里玩,拿着树枝在上边戳洞,那时候被发现还会挨打,这次竟然还有奖励,所以一个个都很高兴的在这里搓石灰条。

    顾于庭看着孩子们的小嫩手,上沾满了白色的石灰,皱着眉头说:“这个能做粉笔吗,你们的手不烧么?”

    “把这个量干了就能做粉笔了,到时候老师....” 孩子抬起头终于看到了问话的人,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了,这个不就是那个给他们糖的老师么。可是这个老师咋这么笨,连粉笔都不会做,要不要回家告诉爹娘这个老师很笨啊,算了看在他给过自己糖的份上就不说了。

    顾于庭看着面前那个突然就不说话,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小孩子,感觉有些好笑,他可不知道人家现在在心里吐槽他笨不适合当老师了。

    “夏悦晨同志,我觉得不现实啊。”突然有这么好的待遇让顾于庭心里产生一种危机感。

    “怎么着。”

    “你看这学校,村里人都弄完了,要我们两个干嘛,就连粉笔孩子们都弄好了,我这心里不踏实。”

    夏悦晨也觉得这个村子太奇怪了,别的村子都不怎么重视学习,这里竟然比自己想象中还要重视几分,她对着身边一脸担忧的人说:“这是见不得别人对自己好了不是,不要多想了,在想也没用,走一步看一步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顾于庭被她这话逗笑了:“你这心态倒是好。”

    “那你说我们还能怎么办,寄人篱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你说的到也对。”

    正月初八是个好日子,有些会做点木匠活的家长已经把桌子凳子做好了。

    做好了的家长,商量了下就一块把桌子椅子上各自坐上了标记搬到了教室里,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让自家孩子坐在前边靠近黑板的地方,好像那样孩子就能学习了好一样。

    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