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在做梦。
梦里都是踢蹦乱跳的大鱼,还有大人那么高的呢。
谢老爷子将乖孙有着一个巨大的好地的事儿和白氏都说了。
老两口沉默了一会儿,却是不约而同的说了一句:“这事儿就烂到肚子里了!”
多少年的默契让他们知道这样的事情,如果要是传出去,绝对会给乖孙惹来大麻烦的。
老爷子就说明天再交待乖孙,先不要和老二两口子提,这么异常的事,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二儿子性格太软,儿媳虽然有点脾气,可是也不是见多大世面的人,要是被吓到就不太好了。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人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都能够这么淡定的。
果然,第二天谢一林又收到了来自爷爷奶奶的双重叮嘱。
知道是为自己好,谢一林一一应下。
晚几年就晚几年吧,爷爷奶奶也是一片好意。
这一天,谢家来了边关半年多,第一次吃到了鱼。
鱼香入口,鲜香无比。
谢志安问了一句:“娘,这鱼从哪里买的,咱们多买点,真好吃!”
白氏:“你管从哪里买的,好吃以后我买点在家里喂着慢慢吃,干好你的活就行,别多问事儿!”
“哦,知道,真香!”谢志安夹了一块很肥的鱼肉给白氏。
知道二儿子只是好奇,白氏却是仍然有些紧张。
幸亏她机智,看来一会儿是得找一些鱼来家里放着,免的不好说。
总不能时不时的就凭空出来一些鱼吃吧。
很快,白氏就知道这些鱼的事情不用她担心了。
因为家里来客人了。
要说也不算是客人,而是来投奔的。
谢一林一下工,就被谢志安给叫回了家里,说是家里有人来投奔,让他去处理。
“投奔我?是村里的,还是姥姥那边的?”边往家赶,谢一林边问道,能够来投奔的也肯定是认识的。
谢志安摇头:“都不是,你也认识的。”
“认识?”
回到镇守使府里,谢一林一看,别说,还真认识。
这来投奔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接了谢一林在赴任时赶车活的牛二。
牛二这次是带着一家人前来投奔的。
大过年的前来投奔他这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外人,不止是谢一林不解,就连谢家人也都来齐了。
很好奇。
第156章
原来牛二干完谢一林家里的活回到家才知道, 他的家人被人家给赶了出来。
原来是他刚离开家不久, 孩子就偶感了风寒。
结果留下来的六两银子,全部都给孩子看了病, 可是一家人还是要吃喝用的, 就不得不去借。
那放贷的人骗着牛二媳妇按了抵押房子的手印,只借了不到一两银子,隔天就过来将三间屋子给收了。
牛二气的不行, 当即就到衙门口告状。
只是, 他什么也没有,身上的二十两银子,还是谢一林连奖带赏的给的。
没有银子的告状,还有牛二媳妇的画押,结果很明显, 根本就没有人愿意理会他这一茬。
不但放贷的人没有还他们的房子,他们一家还被赶出了县府大门,让他们滚远点,再敢进大门, 直接乱仗打死。
牛二媳妇哭的死去活来,直怪自己没有守好家业, 让人给钻了空子。
孩子们才好没几天,吃不好又住不好的,一直都是焉焉的。
找了一家驿站住了两天,两夫妻就商量了。
有家不能回,总不能一直住驿站。
住不起啊!
现在是有点银子, 可是银子早晚有花光的时候。
然后,牛二就提及了这次的雇主一家都是好人,只是距离有些远。
牛二媳妇在此时却是无比清醒。
“远怕什么的,咱们都有腿有脚的,带着孩子慢慢走,总比在这里等死的强!”
牛二一想:“也是,那我去买些东西,再买个小排车拉着你们,那边实在太冷,你和孩子走在地上会冻坏的!”
牛二媳妇红着眼圈同意了。
一个大男人走了这么久才回来,更何况还要带着她一个女人和孩子了,有排车更方便一些。
牛二回来的时候,不止买了排车,还有一些很厚重的棉衣和吃喝用的,往车上一堆,也是小小的一车。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正好能够给孩子们挡住寒风,坐在车中间暖和不少。
就这样,两夫妻一个拉着一个推着,孩子们在车上,就一路又来到了祈台城。
一来一回,牛二大半年的时间都在路上了。
“请谢大人收留!我们什么都能干,我们什么也不要,只要管饭就行!”牛二噗通跪在地上哀求道。
这里不收他的话,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