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平日恭维文宰相的文官如何,其中武将已经全部站在了尉迟璟这边。
“臣赵司,誓死追随皇帝和太后娘娘。”
一人表态,其余武将纷纷表示站在太后这边,他们本身和文宰相便不对付,文宰相登基的日,便是他们的死期。当然,有的文官也默默走到了文宰相那边。
到最后的场景居然是太后娘娘这边的官员占一大半,文宰相那边只有十几名,这出乎文宰相的预料,目光寒冷的扫视那些站在自己对立面的臣子。
所有心知肚明,平日当官昏庸点便罢了,此刻再昏庸站错位置,那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大部分文官心里都有杆秤,和文宰相相比,他们更愿意支持正统,死后也无愧于心。
他们追随皇帝太后,若败了,是自己英勇,死的意义重于泰山。家族充其量就是发配,可若是站在文宰相那边,那是造反,诛九族不说,死后也要下地狱。
即便现在文宰相胜了又如何,边境六十万大军会服他吗?接下来只会是一场又一场的战争,那个时候才是他们更糟心的时候。
索性,不如现在表明立场,死,也要有名有姓,站着死。
大庆朝的官员都是科举制考上来的,为官年头越长,可能越会搞官僚主义,但心里最初文人的傲骨仍是在的。如今,便显现了出来。
文宰相有些气急败坏,指着所有人说了句:“不知所谓。”
“文宰相很笃定自己会赢?”尉迟璟反问,然后不等文宰相回答接着道:“把人带上来。”
接着便有两名士兵将一个五花大绑的男人带了进来,尉迟璟含笑问道:“文宰相,对这人可眼熟?”
文宰相额头冷汗滴落下来,脸色瞬间苍白了好几个度,嘴唇微动没说出来话来,这番大惊的模样让跟随他的官员们,心里没底提了起来。
他们不认识这男子是谁,文宰相再清楚不过了,这正是他的大舅哥本该领着一万大军,进入皇城,擒拿御林军,将整个皇城武力控制住的孙将军!
——唔唔呜呜唔乌,被仍在地上的孙将军嘴里塞着布,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在尉迟璟的示意下,侍卫拿开孙将军嘴里的布。
“文相,败了,我们败了啊!一万大军被下了药,所有四肢无力瘫软在地,没有一丝战斗力,败了我们败了……”孙将军嘴里呢喃着,眼神发散。
这是吓得,失败意味着什么,他心里明白的很,所以才吓成了这样。
宫殿内的情绪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站在太后这边的官们,眼中满是喜色,他们选对了!另一种则是文宰相身后的官,呼啦啦的跪在地上,整个人都是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他们完了,不仅是自己,包括身后的家族,在他们一念之间,完了。
至于文宰相身边的高手,被乌海归刀联手打败了,乌海胳膊受了伤,但并不严重,就此,文宰相被抓,身边所有党羽全部入狱,等候发落。
至于小皇帝,中毒是装的,百官得知皇帝无碍,彻底松了口气,一场惊心动魄的造反就这么平息了。
文宰相暂时解决了,然后所有人将目光放在了尉迟璟的身上,一个商人,说得再好听点也就是个皇商,怎么会和太后皇帝走到一起?难怪当初能够让文宰相节节败退,原来身后是有皇帝和太后娘娘在撑腰!
不难看出,今日平息造反,尉迟璟其中扮演的角色是领头人物,太后娘娘和皇帝对其非常信任,甚至还询问文宰相该如何惩治为好,在这之前应该是为太后做了不少事情。
一个商贾之人,对皇帝太后神色淡淡,没有诚惶诚恐,反过来说,太后和小皇帝对他更加亲昵一些,即便大公子天人之姿,但到底是个凡人。他凭什么呢?百官心里泛着嘀咕。
第二日上朝,百官看到尉迟璟站在了最前端,一个只有皇商名头,无任何官衔的白身站在百官之首,于理不合,众人却也不敢说什么。
就连谏官言官都睁只眼闭一只眼,文宰相倒台,事情远远还没结束,里面的烂账太多了,这时候谁也不想冒头。
在早朝前,小皇帝甚至以对方身体不适为由赐了座,就是文宰相荣辉时,都不敢在金銮殿坐下。
满朝文武行跪礼时,对方只是从未座位上站起,弯了弯身子,真是好大的威风!百官心里更加不懂了,鸟弓尽藏,兔死狗烹,大公子更该懂得这一点,要收敛起锋芒,不然很容易惹得上头不满。
可眼前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大公子嚣张程度,比文宰相独自一人把持上下朝野的时候更甚。一脸温润淡然,却做着他人不敢做之事。真是张狂啊,官员们心里腹诽着。
平定乱臣之后,今日是第一次没有文宰相的早朝,小皇帝眼睛堂亮,百官之首前仍站着一个人,文宰相让他眼前全是无尽的黑雾,这个人,让他心中满是安全感。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有三更,这是第一更,稍晚些还有二更三更~
本章有小红包掉落昂~
☆、第五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