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5年前有钱我就在这里买套房,这辈子都够花了,这比贩毒的利润还高,还不用担心被枪毙。”
中介的话如支支利箭,直射妈妈的心脏。
韦棋看了母亲一眼,绝望,愤恨,各种说不出的表情混杂在一起,最终变成面如死灰,踉踉跄跄地走出中介公司,韦棋紧跟着母亲走了出去。
中介在后面喊着:“女士,你不看房了,我们还有很多房源呢?”
她皱紧眉头,然后微微地张开口加重语气自言自语地说:“怕是一辈子没有住自己房子的命了。”
从来嬉皮笑脸的父亲终于有一次收起他的玩世不恭。在回来的路上他还一直在想,钱没有了可以再挣,他是这样想的,也就这样做了,她一定会原谅自己,她不是一直都原谅自己吗?
韦棋紧紧的跟在后面,没办法透过背面印有爱心和字母的羽绒服,以及头发窥探母亲此时的表情。
韦棋想抱抱她,然后用自己并不宽厚的肩膀给她依靠,还想拉着她的手说:会好起来的,一定会的!
但是事实上韦棋一直很害怕自己的妈妈。
她妈总是在亲戚面前奚落她,看到她的东西那个不顺眼就丢,一定要她剪男孩子的头发,工作不顺心就拿她出气,即使跟她没有任何关系,经常跟邻居吵,跟丈夫吵,跟奶奶吵,吵的时候还甩锅甩盆。
本来正在下棋的,但是她爸文化不高,喜欢下棋,生韦棋那回还在下棋,所以韦棋的名字里面就有了一个“棋”字。
对于家里的战火,爸爸一向采取息事宁人,或者说看着韦棋被骂,他也只是在旁边看着,不会帮忙。
韦棋的性格不算很开朗,被骂得多了,久而久之,她就越来越少话,从小就不爱哭闹,一个人在房间能看一整天的书,大人在外面看电视,时常觉得安静到需要进来检查一下韦棋是不是还在家里,有没有从窗户翻出去.......
反正韦棋从小就是冷漠到了这种程度。
所以这一次,安慰的话和动作,韦棋说不出来,也做不出来,或者一家人之间的隔膜很深。
其实,她们家第一次感觉到要买房是韦棋准备读初中的时候,觉得两个房间4个人住太挤了.
可是奶奶不同意,撂下狠话,“你们要是搬出去住,我就不帮你们接送孩子,不买你们煮饭。”
吓得好吃懒做的爸爸立马不敢再提。
可是奶奶和妈妈两个人的婆媳之战已经多年,到了水火不相容的阶段,妈妈坚持搬出去住。
爸爸拗不过,只好同意去看一眼。
说好的买房子,结果临到交定金那天,爸爸才说没钱。
妈妈的眼睛差点急得出血:“没钱,那么多年的积蓄去哪里了。”
我爸爸还想搪塞过去:“我借了给我弟。”
然后又忙着解释:“你知道我弟好赌,借了高利贷不少钱,我不借钱给他,他会被高利贷斩死。”
妈妈急得要哭了:“你弟弟的事就是事,我们家的事情就不是事,你就不管我们的死活,高利贷根本就是无底洞。”
爸爸并不觉得自己错了:“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妈妈咬牙切齿地说:“我们有什么能耐,能一次一次的搭救你弟弟,我们自己家还自身难保。”
爸爸使出最常用的那一招――说不过,就不说。
妈妈气不打一处,可是爸爸又已经闭嘴了,气没处发泄,一个人跑到厨房里面去。
妈妈照旧在厨房洗菜,烧饭。
哭声只是水龙头开的很大的时候才掩盖的住。
这个家里唯一可以让她自由哭泣的地方。
韦棋瞥见妈妈的白发越来越多,当初发现第一根白发的时候,惶恐,紧张,可当白发一根根成为了主力军,慢慢就安之若素了。
从惧怕到接受,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开始还在意,后来就麻木了。
韦棋清楚地记得那天接下来的晚饭,虽然刚吵完架,但是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大家就好像没事人一样坐在一起吃饭,妈妈就好像她没有骂过人一样,继续讲一些她在卖芋头糕时候听到的家长里短。
好像钱没有少,
妈妈没有嘶吼,
父亲没有临阵退缩,
连一向不服输的奶奶也不说话,其他人就更沉默了,只是低头吃饭。
韦棋冷眼旁观者家里的人。
奶奶不同意买房,借出去的钱又拿不回来,第一次的买房子就没戏了。
那能什么办,孩子一天一天大了,难道我们4个人还要挤在两房一厅里面。
爸爸完全不考虑现实的需要,自此至终没有说过一句道歉的话,或许他觉得一切理所当然,没必要。
父亲可能对母亲孜孜以求的买房的需要无法理解。
母亲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四十多岁的父亲还像个半大孩子一样的,只顾自己就好,至于妻子,孩子,家里的事,他根本不愿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