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以农为本(农) > 正文 分卷阅读131
    换出去三十升麦种,得回来四十升普通麦子。村里有十八家来换麦种,加起来姜家一共换出去约一千五百斤即是五百升麦子。

    在换麦种这一项上,姜秾就赚了约四百五十斤麦子,差不多有去年收成的一半了。

    按以前一斤麦子十文钱的粮价折算,这就赚了将近五两银子!

    所以,姜秾从来不认为种田是门不赚钱的营生,种田种的好了,照样很赚钱。

    周翠娘:“唉嗨!我们两家就别说这些了,哪还用四十升换三十升啊!就三十升换三十升!”

    “既你都说了我们两家亲近,那我就更不能让你为难了。要是以后让别人知道你给我家三十升换三十升,他们可就要不服气了,都是一样的村里乡亲,可不能区别对待,不然你不好做人的。”杨婶推辞不受。

    “杨婶你啊也是讲究,那好吧。”周翠娘客气话讲过后,就没再坚持三十升普通麦子换三十升麦种,且杨婶说的也是实话,一旦开了特例,等别人知道了,她也不好做。

    “我给你抓一把干菇,你待会走的时候带回去,用水泡发后炒了吃、凉拌吃,或者煮汤,都可以的。”

    “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杨婶也不再推辞。

    周翠娘摆摆手,“唉嗨!都是自家种的蘑菇,不值什么。我们俩之间不讲究那么多,我才送你的,其他人我还不好意思送出去呢,这干菇都是品相有缺的鲜菇晒干的。不过蘑菇味儿都是一样的。”

    “自家吃,讲究那么多做甚!我可不嫌弃呢,有白吃的好事哪会嫌弃。”

    两个人好一番客气后,又说了会儿话,杨婶这才提出要告辞回去了。

    在周翠娘的帮助下,杨婶扛起一袋一百来斤的麦子就往外走,看起来也不吃力。

    出门时,看见穿着嫩青细兰草夏季襦裙的姜秾俏生生站着,还笑着问道:

    “

    秾娃儿啊,杨婶我做的小葱薄饼好吃吗?好吃的话,以后多来你杨婶家,杨婶再给你摊一篮子啊。”

    姜秾认真地道了谢:“很好吃,多谢杨婶,有时间了一定到您家里去玩。”

    “哈哈哈!那好,多来杨婶家玩啊!杨婶这就走了。”杨婶扛着大麻袋,脚步矫健地往院外走了。

    “杨婶慢走。”姜秾礼送道。

    若是不想闲着,田里就总能找出来活做,姜双五就是不想闲着的人。

    如今麦子已收回来了,他就去黄豆、豌豆田里,或黄米、粟米、高粱田里,看一看各自的长势,拔一拔地里杂草。

    姜家有十亩地,轮流八亩地种麦子,剩下两亩地就种菜、豆和杂粮,每样都种的不多,侍弄起来也不多累。

    然后,小豆丁如今也已有四岁,走路再不颠颠歪歪的了,已经可以利索地到处跑。这会儿,该是跑到沈家去玩了。

    长了一岁也还只有七岁的沈甜,一般时候都不下田干活,就呆在家里看家。也刚好逗一逗可爱乖巧的小豆丁玩儿,时不时就拿她做的好吃零嘴给他。

    现在的小豆丁,已经俨然一副沈甜迷弟的样儿了。

    傍晚时候,姜双五扛着一把薅锄从外面回来了。

    小豆丁像只小绒鸡一样,看着天晚了,也扑腾扑腾地跑回家来。

    一边往回跑,还一边叽叽叫着:“甜甜姐给我吃了爆米花!阿娘、阿娘,你用高粱米,给我焖爆米花吗?”

    周翠娘:“又去麻烦你甜甜姐了?明天再去的时候,要用小篮子提一篮子干香菇去,知道了吗?”

    “好嘚!”小豆丁还是不依不饶,“阿娘给我焖爆米花吗?”

    “不给。”周翠娘毫不留情的拒绝了,“马上就要吃晚饭,还惦记什么爆米花呢!要不你就光吃爆米花,别吃你娘做的饭了。”

    “怎么这个亚子,好叭……”小豆丁性格乖巧,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也不闹腾,只沮丧地瘪着嘴道。

    小孩子儿脸色和心情变得极快,小豆丁这还没沮丧到一会儿呢!鼻翼一动,就被扑鼻饭香吸引!

    立时忘记沮丧,哒哒跑到堂屋的饭桌上坐下,乖乖等着了。

    晚饭是面饼汤。

    新收的麦子用石磨磨的面粉,和面揉匀成面团后,随手揪一小坨面团、捏几下看着像成了面饼后,就扔进翻滚的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