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了!先把青草抢割回来再说!
“杨叔杨婶啊,你们两口子割了这么大两捆呢?”
“你们夫妻两也割得不少嘛,都扛回去四捆了!”当谁没看见呢,这夫妻两手脚快得很!
“王婶啊,你这捆是去哪儿割回来的呢?”
“不是在田埂上割的,长在自家田埂地头的青草,肯定都是要留到最后割的咯?你们不也是这样吗,也是在野地里去割的。”
以为她傻啊,自家田埂地头上的留在那里,也没人敢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给割去,当然是先去抢割野外的!
不过两天不到的功夫,田野间的野花野草们,先是路旁沟渠,再是更远些的河畔和野地,再才回到自家的田埂地头上,总之是全都给割得干干净净的了,寸草不留!
然而,这场抢割无主野草的大比拼,还没有结束……
当割回来十几二十捆青草,正上手切割时,竟又发现有人扛回来一捆更长的茅草。咦?田间野地里的青草,都割得干干净净了啊?
呀!那样的茅草,只
有山脚外面的树林子里才有嘛!
于是,手上正切割的青草先搁一搁,镰刀卸下来,快步往山脚树林子里冲去!
不过这次要好些了,因为山脚外围的树林子,是划分了各家的砍柴区域的,一般不会割过界。
但人也要在里面晃悠才行,不然别人两边的人家看你没去,在边界上割草时就都往他家地盘多割一些,这样一边多割一些,夹在中间就要损失不少了!
“啊哟,陈婶啊真巧,我也打算从边界往里面割呢!”真可惜……
“是啊是啊,好巧啊,黄婶,我也是呢。”真可惜,本来还想往旁边偏一偏的。
“王叔早啊,这么早就来了啊,早饭没吃就出来了吧?”
“你也早,你也是没吃早饭就出来了吧,都没看见你家灶屋升烟呢。”
于是,村民们又花了一两天各不等的时间,把山脚外围里那片树林子里的青草,也都割了回来。
直到这个时候,抢割无主野草的大比拼,才算是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该切割麦秆和青草等肥源,然后一层肥源一层土的往坑里铺了。
不过,总有人能搞出些不同来……
腐叶也能做肥源,可因为耙腐叶比割青草要费事些,村里人这才没有抢腐叶去做肥源。不过,腐叶烂下来的那层腐叶土,也是很肥沃的吧?
就有人这样想了:既然要往切碎的肥源上铺一层土,那何不用腐叶烂出的这一层土呢?虽然费力了些,可是肥力会更好啊!
于是,一家夫妻两人的,妻子就在坑边切割麦秆和青草,丈夫就挑上两个簸箕、拿上一把薅锄,去了树林子里……然后就挑出来两簸箕腐叶土。
也不去分辨是树叶还是土,反正都用薅锄铲到簸箕里,都一起挑回来!
然后,将腐叶土铺在已经铺匀了细碎肥源的坑里,如此‘一层土来一层草’地往上铺填……
看见有人到树林子里去,挑了腐叶土回来往沤肥坑里铺,其他人立刻便又悟了!
不过山脚外围的那片树林子,要过了从村边流过的姜水,再穿过一片野地才到,不算多远,却也不是很近。
于是勤快、能吃苦、身体也好的人,便立刻也跟着去树林子里挑腐叶土回来。相较懒一些或身体差些的人,想了想后便放弃了,照旧用地头的普通泥土往坑里铺。
姜家因为有替换下来的菌包来做肥源,再加上麦秆和豆藤,以及在自家田间地头割的青草,肥源就已经足够。并没有参与其中,没去和村里人一起抢割野外的青草。
不过姜双五倒是去树林子里,全都挑了腐叶土回来,往沤肥坑里铺了。
姜秾在一旁看着村里人干劲十足,不惧酷热劳累的样子,心里也生出来些许感动和佩服。
为了来年能有好收成,而努力奋斗的场景,真是叫人百看不厌。
花了五六天的时间,村里各家的绿肥就都已经沤上了,接下来就交给盛夏高温去发酵。
届时绿肥沤好之后,就要给麦田洒上底肥,再开始为期不短的艰苦翻耕日子,再跟着又要忙碌秋播,差不多得一直忙到深秋,才会稍微闲下来。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