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自然没什么好吃的。”李谨行凝神思索,“我会想办法。”
暑气炎炎,要照叶真以前的口味,不吃饭只吃西瓜的时候都有,只是现在不能由着她任性。
没过几天,李谨行生辰到,尽管他再三说了简略操办,王府里仍然张灯结彩,排场颇大,扬州大小官员,富甲一方的商户都赶过来凑热闹。
顾虑到晋王的身体和叶真的身体,段欢折中,中午摆宴,下午谢客,自家人吃,一切应酬由她和李谨行来。
叶真看完各路人马争奇斗艳,寻思自己还是要表示一下,想来想去,决定下厨煮碗长寿细面。
下午她找一间清闲的厨房进去,里头立即大乱,各人围过来要送她出去,七嘴八舌劝:“姑娘身体贵重,万一在厨房磕碰,我们可担当不起。”
她跟这些人讲不清道理,索性仗势欺人道:“你们不让我进来,我心情烦闷,到时候殿下照样要问罪。”
众人左右为难,片刻后段欢赶来,亦劝她说:“祖宗哟,你想要什么,龙肝凤髓我们也给你做,你何必!”
她看到段欢,忙求助:“娘娘,我要亲手给殿下做碗长寿面,你快叫几个手脚利落的人来帮我。”
段欢还要劝她,但忙乱了一天,思路没她清晰,一会儿功夫叫她哄着找来几个打下手的,拉过来一个柔弱厨娘吩咐:“你好好帮姑娘煮面,这是要给殿下吃的。”
厨娘忙领命,叶真看一圈,又问:“殿下带来的厨师呢,孙前去哪儿了?”
段欢当然说不知,那位厨娘竟知道,殷勤道:“他在前方做厨,姑娘要叫他过来吗?”
叶真点头:“快叫他来,他给殿下做习惯了。”
厨娘便出门寻他,不多时找回来,却见叶真正对着面团发懵。这两人过来各自上手,给她一边指点一边帮忙,将面团擀好,取出刀来。叶真刚摸着刀柄,厨娘夺过去道:“我来就好,姑娘去煮汤吧。”
“这还能叫我做的吗。”叶真一手面粉,哭笑不得,“好歹让我试试。”
试了试,失败,叶真擦擦手,若无其事去煮汤头。
她这种自小读书的世家子弟,旁人也没指望她会下厨。
孙前取出几只虾,细细切成虾茸,加到老鸡汤里,叶真帮着添进去葱叶、姜丝、料酒和胡椒粉等,不一会儿香气袅袅。厨娘端过来切好的面条,呈给她下锅。
她扔进去一把,拿筷子搅一搅,跟着他俩的讲解把握火候,将要出锅时磕磕绊绊打一个鸡蛋,扔了点青菜。
徐兰在旁边看了半晌,嘀咕道:“姑娘说是煮面,还真是只管了煮。”
细面煮出来,叶真捞出一筷子到汤碗里尝味道,满意道:“还挺好吃。”
她满满捞好一碗,徐兰要帮她端盘盏,她一把打开徐兰的手,得意强调:“我要亲手送过去。”
“好好,亲手。”徐兰顺着她说。
李谨行在房间等了半晌,才看到叶真小心翼翼端着盘子过来。鸡汤浓醇,浮起一屋鲜香味,鸡蛋和青菜飘在上方,摆到他面前,叶真又有点怯,这怕是他吃过最简陋的长寿面了。
他惦记着叶真的身体,扶她一起坐下来,才举筷尝一口,夸赞道:“不错,比我想的好多了。”
叶真骄傲起来,扬着脸说:“下厨也不过如此,一点都不难。”
李谨行捞起一筷,闻言问她:“面是谁和的?”
“……王府的厨娘。”
“面条谁做的?”
“还是那个厨娘。”
“汤头谁熬的?”
“孙前熬的……我也帮忙了!”
李谨行意味深长地笑:“那确实一点都不难。”
她只好求饶道:“今天是第一次煮,殿下要是觉得不好,我以后去学嘛。”
“那倒不用。”他喝一勺汤,仍带着笑,“我又不是喜欢厨娘。”
叶真靠近他,手无意护在肚子上,顺着他的话说:“幸亏你不喜欢,不然,我肯定要把王府那位厨娘藏起来,她厨艺又好,长得又可爱。”
说着向徐兰寻求认同:“对吧?”
徐兰连忙赞同,多嘴道:“姑娘不知有没有看到,刚才做饭的时候,厨娘跟孙前眉来眼去的,我看他俩有点……”
“还有这事,我都没注意。”叶真朝她凑过来,两个人热烈讨论。
“真是想不到,孙前平时那么正经一个人,厨娘年轻可爱,我看都能做他女儿了。”徐兰接着感叹。
叶真想一想,说:“指不定真的是把她当女儿,孙前对他女儿可好了,前阵子不是才生了个小外孙,他到太子府见人就送鸡蛋,特别开心。”
“这样啊。”徐兰遗憾道,“我还以为是,那种什么呢。”
叶真跟她笑闹一阵,回头看:“殿下就吃完啦?也不留着点肚子待会儿吃好吃的。”
李谨行不动声色听她俩说完话,公正评价:“面挺好的,中午吃那么多肉食,现在正想吃点清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