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生的,但月份更早,虚岁大了一岁,算作六岁。
沈薇薇和付博远结婚后的第二年就申请在村里盖了座小房子搬离了知青所,同年怀了孕,虽然后来娘家出了些事,但有了自己的小家也算有了依靠,好歹将困难挺了过去。
沈薇薇最难的那段时间没有来找过董馥梅,她怕她家里的事会把她朋友也连累了,是在最难的一段过掉后董馥梅才知道了沈薇薇的爸爸和哥哥们被下放到了某个农场去。
或许是当了妈,或许是经历了许多,如今的沈薇薇比几年前看上去稳重了不少,也苍老了不少,和董馥梅站在一起竟然看过去更像姐姐一些。
“怎么这时候有空来?”董馥梅很热情的招呼这对母子到屋里坐,还抓了把花生给付高飞吃。
付高飞小声的道了谢。
这个男孩的个性有些腼腆怕生,总是不自觉往沈薇薇身后躲。
周学新和周小枫午觉睡醒就跑出去玩了,董馥梅也不知道他们野哪去了,不能叫回来让他们带带小客人,只能多给他东西吃,让他不至于太无聊。
付高飞吃着,两个大人就说起话来。
沈薇薇告诉董馥梅她又怀孕了,她这一胎怀像不大好,继续待在村里知青必须下地干活,身子受不住,本来打算低调的在村里等待某个机会的付博远为了她只能改变计划,用大价钱在城里砸出了一个工作来。
塔尖大队的大队长现在也已经换了个人当,不过新的大队长对知青回城的态度也是很好的,有单位愿意接收付博远的户口他就批了。
而沈薇薇这里,让她参与工作怕是不行的,小夫妻俩商量后打算学学董馥梅在城里买个房子接收她的户口。
沈薇薇和付博远原本的家庭都是有钱的,后来出了点事,但藏起来的积蓄依旧不少,买工作买房子还是可以的,如果不是想要低调做人,早些年他们就可以来城里了。
现在为了沈薇薇肚子里的孩子没办法必须要来城里,沈薇薇想着既然都来了,还是想和自己的朋友亲近,就想要买董馥梅家附近的房子。
听了沈薇薇的来意,董馥梅没急着带沈薇薇去问房子的事,而是先让她把手伸出来,给人看了脉,又问了些她身体情况。
其实沈薇薇毛病不算太严重,主要是营养不良,而且她怀孕之后没什么胃口,吃了吐得厉害。
董馥梅给她开了一剂保胎药,又给她拟了份既开胃又养人的菜单,让她主要从食补上调养身子。
沈薇薇拿着单子笑:“我都差点忘了梅姐是医生了。”
“我算什么医生。”董馥梅也笑:“不坐诊不行医的,也没考那什么执照。”
“赤脚医生也是医生啊。”沈薇薇说:“不过梅姐,我觉得你可以去考个行医执照,有了那个凭你的医术说不定大医院也要你去参加工作呢。”
董馥梅想了想:“考个执照倒是可以,给人看病也能说一句执证上岗了。去医院工作还是算了,大医院里都是西医,那些工具我用不惯。”
西医算是董馥梅没怎么接触过的知识,来到这里后她闲暇时间也会自学一些权当打发时间,医书看了不老少,里面一些西医的治疗手法也有可借鉴之处。
不过吧,西医里她看得上的东西太血腥,不血腥的东西她不大看得上。西医的药片大多治标不治本,都是等有什么情况了再用药,董馥梅不喜欢这样。
说过这个话题,董馥梅就带着沈薇薇去了隔壁,何彩霞在他们这块也是个包打听,要是谁有意愿卖房子,她应该会知道。
果然,何彩霞是知道的,而且还能给出好几个选择来。
原来这些年各个单位的单位楼陆陆续续的盖了不少,能分到房子的人越来越多,有意愿卖掉旧房子搬入楼房里的人也多了。
除非像董馥梅当初那样推翻重盖,或者花大钱大修,普通的平房很多是没有接自来水的,甚至好些连电也没有,因为人家大工程都忙不完,哪有空接没几个赚头的小活。
而且很多平房还都是草泥房,他们这春夏雨水多,草泥房容易潮湿,住在里面也实在说不上舒服。
有不漏水的楼房比着,自家的草泥房唯一的优点就剩下地方宽敞些了。
现在的房价比当年董馥梅买房的时候贵了一点,但也不太多,买个够一家子人住的,四百也就拿下了。
等房子交接完,沈薇薇一家也没有急着搬来,因为房子有些漏水,得修缮一下。
……
沈薇薇家修缮完毕,一家人搬了来和董馥梅家成了邻居,两人便常常来往。
十月天开始凉了,董馥梅买了些毛线开始给家里人织毛衣,沈薇薇见状也去买了些,毛线去年百货大楼建成后就归到不要票的物资里了,保暖又能打很多花样,受到许多家庭妇女的欢迎。
没事两人就坐一起聊聊天顺带打毛衣。
这日也是如此,两人正打着毛衣说着话,外面有邮递员同志骑着墨绿色的自行车来,从背着的斜挎包里找到封信,在董馥梅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