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寡妇NPC在六零 > 正文 分卷阅读248
    不过因为人民市场比进步市场大的多,供应也更加全,特地跑远路买菜的人也不是没有,这举动也不算特别奇怪。

    或许她身上自带好运了吧,她还在找机会和王副院长的爱人认识呢,这个机会就自己掉到了她的面前。

    王副院长的爱人竟然有哮喘病,而且还在买菜的时候发作了。

    王副院长的爱人身上是带着药的,可是菜市场实在是有点挤,药瓶没拿稳被撞到地上了。

    哮喘这个病发作起来不是开玩笑的,当时董馥梅看到就立刻上去帮忙捡药瓶以及疏散围观者了,因为用药的时间还是慢了点,看过去不大管用的样子,她才出手给扎了两针。

    就这样,她如愿认识了王副院长的爱人也顺带成了他们家的救命恩人。

    王副院长亲自对董馥梅表达了感谢。

    而在接触过程中,董馥梅有意的透露了出她能治哮喘。在王副院长惊讶的时候,她直接说出了她的诊疗方案还针对王副院长爱人的体质开出了药方。

    一直为妻子哮喘疾病担忧的王副院长马上拿着方案和药方去拜访了同院一位对哮喘有研究的医师,那医师看到方案和药方后如获至宝,研究评估后对它们给予了充分肯定。

    现在,王副院长的爱人已经按着方案试着治疗了。

    不管最后治疗能不能成功,董馥梅在他爱人哮喘病发时伸出的援手总归不是假的,王副院长就提出了要报答董馥梅。

    本就有所图的董馥梅顺势就将周小萍的工作难题抛了出来。

    然后就有了今天这出。

    董馥梅叹息了一声:“能这么顺利我也没想到。”

    她本来是打算先和林夫人认识认识,能说上几句话,试探试探他们的家境。毕竟王副院长是快要退休的人,这一退休家里的收入就会少上大大的一笔,如果能确定王副院长家是需要钱的状况,董馥梅就能直接说出请求拿钱换工作。

    反之,她就当机立断换个人选,一个偌大的医院,上下上千人,愿意收些好处换工作的总是会有的,就是从底下换没那么保险而已——容易被截胡,医院工作还是很抢手的。

    现在老天爷都站在他们这边,倒不用拿钱财开路了,直接挟恩图报就好。

    ……

    周小萍学得医术基础是很扎实的,一些书面化的、系统化的东西突击一下也能掌握个十有八、九,尚算轻松的拿到了上岗证。

    等她到医院报道并跟着一位主治医师进行学习兼上岗培训时,她的高中毕业考的成绩才下来。

    同时下来的,还有一张空白的下乡志愿申请表。

    在一个月内如愿找到工作的要拿着单位证明去登记,没找到工作的一般会要求上山下乡,如果家里已经有兄弟姐妹下乡的会酌情放宽。

    周小萍这已经找到工作的按道理已经和这份申请表没有什么关系了。

    可也不知道哪个缺德的,写了封举报信举报说周家没有孩子下乡参与劳动,而且有三个孩子读高中抢占教育资源。

    高中是要考没错,但‘出于教育公平的考虑’,组织提倡家里已经有人读高中的要考虑将名额让出去给那些家里还没人读高中的孩子。

    一个家庭占据三个高中名额是相当过分的事。也就是这两年政策稍微松了些,六零末七零初那会儿是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的。

    写这封举报信的人很可能是眼红周小萍找到了医院的工作,想要把她搞了。

    可要仔细说来,老大周小溪去了文工团没有占据高中名额,周小萍作为第二大的孩子读高中是没毛病的。而周小云呢,她是成绩特别优异到被学校特招的孩子,学习好到这份上要说不让读也说不过去。这么一盘点,占了第三个高中名额,又不是成绩特别优异的周小月反倒成了这封举报信的受害者。

    于是就有相关人员上他们家来做思想工作了。做什么思想工作呢?那就是让周小月别读了,让她下乡去参与劳动。

    董馥梅听到这个论调的时候差点想把人打出去。

    好歹忍住了,她说:“我们小月高中都读一年了,再读一年都能拿到毕业证了,这半途而废的也不大好吧?”

    来做思想工作的人一听,觉得倒也是,学费都交了一半了,让不读了谁能答应,而且这读了一年的名额也没法转让啊。可是他们要是那么好说话,也不会有那么多孩子被强制下乡了。

    既然要周小月退学下乡不合适,那么就盯着下面的吧。

    这家孩子学习都还不错,都看考试那很可能都能上高中啊!

    这哪行啊!三个够多的了!

    “如果你这孩子不去,那下面一个可得去,我看看啊,哟,你这老五今年刚好初中毕业啊!也没高中读一半,下乡正合适啊!”

    那人说完这句话,董馥梅都没忍住沉了一下脸,一直盯着她看的人自然是看见了。

    都知道重男轻女的多,很多不愿意让儿子下乡,那人认为董馥梅也是这样,就说:“现在男孩女孩都一样,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