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日后的仰仗,等季濯川娶的新妇进门了,季知窈这个出嫁女仍还需要娘家为她撑腰,到时候她们互取所需,彼此帮助。她还可以依靠季知窈嫁一个好夫家,摆脱现在的处境。
若是季知窈没能夺回长平侯府的亲事,那也无所谓,李氏肯定饶不了她,她巴不得能看到季知窈受磋磨呢!
可没想到,季知窈根本就不被她挑拨。
季知宁不由得升起一股恐慌,按照她如今的处境,没有人能帮她,她一辈子都要完了,她不甘心,不甘心啊!
季知宁的那一番挑拨,季知窈根本没放在心上,即便她没有遇到程衍,她也不会抢这门亲事,长平侯府陆老太夫人时日无多,这个时候嫁进去,不是享福的,而是受累的。
不过永宁侯府其他人可不这么想,李氏还有永宁侯季濯山,大张旗鼓的为季知韫准备嫁妆。
有了门好亲事,季知韫也比以往倨傲了不少,话里话外带着明显的得意。
因着长平侯府急着成亲,定亲的流程省去了不少,送聘礼的那一日,整个永宁侯府翘首以盼,长平侯府这样的煊赫之家,送来的聘礼肯定不少。
不过要让他们失望了,长平侯府选中季知韫,本来就是将就之举,再加上府上老太太病体每况愈下,并不将太多心思放在这门亲事上面,送来的聘礼也只有六十八抬。
六十八抬的聘礼,是长安城世家娶亲的平均水平,可放在长平侯府这样的家世来看,那是明晃晃的摆明对这门亲事十分不在意了。
看着这六十八抬聘礼,李氏一下子脸色拉了下来,季知韫委屈的哭起来,定亲、成亲的环节省了不少,这就算了,结果聘礼也只有这六十八抬,这是看不起谁呢?
永宁侯府有心理论,然长平侯府传来话,长平侯府乃书香世家,视钱财之物如浮云,府上老太太时日无多,也不宜大肆铺张,六十八抬聘礼,恰好取个吉祥的数字,寓意好。
听到这一番话,李氏和季知韫只能将所有的不满咽在肚子里,季知窈却笑了出来。
长平侯府可真是精明,六十八,寓意好,就不说一百二八抬了,哪怕八十八抬聘礼,这个寓意不更好嘛!
季知韫和李氏一心认为这是门好亲事,恐怕要让她们失望了。
等长平侯府的聘礼送来之后,季知韫的那股得意消失了不少,时常板着脸,没有一点儿新嫁娘的喜悦。
一晃眼进入六月份,季知韫出嫁的日子到了。
不过她下面还有个亲妹妹季知妤,倒也不需要季知窈在成亲那日为她做什么。
整个迎亲的过程,季知窈就在边上静静的看着,并不过分热络。
永宁侯府这些人对她没有一点真心,她也同样的回报过去。
成亲那日,季知韫凤冠霞帔,化了个大浓妆,一张脸被抹的通红,看不出原本的模样,和她本身的清秀端庄气质非常违和。
季知窈看了她一眼,心里不禁感叹,都说成亲这一日是女儿家最好看的时刻,日后季知韫回想起来,怕是心里又要不舒畅了。
然后她又看到了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季知宁,季知窈好笑的摇头,季知宁还真是个顽强的搅事精啊。
赶在季知韫成亲的大好日子,故意打扮的这么好看,若说季知宁没有什么心思,谁都不会相信。
不过这也跟季知窈没有关系,大房和二房那些人,都是一路人,狗咬狗才有得好看呢!
吉时到,长平侯大公子陆时喻来迎亲,他还带了两个傧相,一个是长平侯府族中的子弟,一个是裴慎。
这也难怪,陆时喻出身书香世家,裴慎素有才情,这俩人志同道合,家世相当,自是关系不错。
陆时喻带着两个傧相等在府门口,永宁侯府一群人簇拥着季知韫走出去,再加上还有丫鬟在一旁侍奉、小厮在门口唱和、放鞭炮、敲锣鼓。
人群一下子拥挤起来,场面乱成一团。
季知窈一直在人群最外围,没有什么影响,但季知韫这个新嫁娘就惨了,不知道被谁推了一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踉跄几下,好在身旁的丫鬟眼疾手快扶她起来,即便这样,委实丢了颜面。
所有的人拥挤在一起,送着季知韫上花轿。
季知窈猛然感觉身后过来一人,她觉得不太对劲,转头一看,又是裴慎。
原来裴慎趁着众人挤在一团的时候,故意来到季知窈身旁,还故意离她离的很近。
若不是季知窈发现的及时,裴慎差一点就要贴在她后背了。
季知窈脸上的笑意消散,往旁边走了几步,和裴慎拉开距离。
裴慎却仍死缠烂打,使出和其他女子相处的手段,摆出自以为俊朗风流的样子,再次走到季知窈身边。
他声音微敛,故意显得低沉撩人,语气也不重,趁着爆竹、锣鼓喧天的时刻,凑到季知窈身旁,说出来的话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
“季二小姐艳动京城,蕙质兰心,裴某仰慕季二小姐已久,也是特意趁着这次机会来见季二小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