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张脸拉的长长的,两颊火辣辣的难堪,双眼阴鸷呆愣。
同是姐妹,季知窈的出身远远比不上她,而她的聘礼只有六十八抬,和季知窈聘礼的零头差不多。
犹如当头棒喝般,季知韫无比清晰的意识到,她自己就是个笑话。
以前她自欺欺人,觉得季知窈不过是一时风光罢了,不会有好下场的。可是这样的一时风光,哪个女子不稀罕呢?
若说之前她对季知窈的感情是嫉妒和不甘,那么这一刻,她生不起来一丝嫉妒,现在的她和季知窈,一个在地,一个在天,说是云泥之别也不为过。
蝼蚁又怎会嫉妒天上的雄鹰呢?
季知窈的聘礼,比宫里的公主出嫁还要风光华丽。
而她季知韫,一败涂地。
不是季知窈比不上她,是她远远比不上季知窈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为什么我不是码字机,脑子里我总觉得我可以码到某一个情节,实际码字的时候,总是码不到QAQ
☆、第 58 章
除了季知窈外,永宁侯府其他人看着这一百五十六抬聘礼, 久久的没有回过神。
永宁侯季濯山不免得意, 等过了今日,怕是整个长安城都会讨论起季知窈的聘礼。
但他又有些遗憾, 这么风光的亲事,若是落在自己女儿头上就好了。
下一刻, 他又想起建文帝对程衍的忌惮, 心头的遗憾这才褪去。
季濯山看向程衍,犹豫的开口,“王爷对知窈情意深重, 不过这聘礼未免太贵重了些, 规制比之前清和公主出嫁时还要隆重。落在外人眼里,可能觉得永宁侯府和王爷太过奢侈。微臣惶恐,这么多聘礼, 是不是不太合适?”
建文帝崇尚节俭, 季濯山担忧引来圣人的不喜。
程衍平淡的开口,“聘礼有多少, 圣人是知道的,皇帝和皇后亦为本王添了二十八抬聘礼。侯爷觉得哪里不合适?”
既然圣人是知道的,季濯山自然无话可说。
他小心翼翼的陪笑着, “王爷见谅, 是臣多虑了。”
自打程衍回到长安,建文帝对他的亲事特别上心,摆出和善亲密的姿态, 故意在众人面前彰显他对程衍的看重和亲近。这样一来,等他悄无声息除去了程衍,不会败坏他的声誉。
之前去花朝节,也是建文帝让六皇子陪着程衍一道,让他多结识些长安城贵女。
花朝节也是他和季知窈真正有交集的开端。
建文帝既然有意做样子、树名声,自然不会放过程衍向季知窈送聘礼的好机会。
他说程衍虽是他的侄子,但在他心里,和亲生孩子也没差。先帝驾崩,唯留下程衍这一个独子,成亲可是大是,勉强不得,他这个叔父自该有所表示。
于是建文帝和宫中的皇后一道给程衍添了五十六抬聘礼。
皇帝看上去像是真心实意的为程衍的亲事做面子,可实际上,他打得主意,程衍一清二楚。
建文帝崇尚节俭,就连公主出嫁也才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可他故意给程衍添了这么多抬聘礼,让程衍成为众矢之的。
不知情的外人,只会觉得建文帝与程衍叔侄关系亲近,天子为了程衍这一个侄子,顾不得讲究节俭,甘愿拿出这么多好东西为程衍做面子。
平白得了这么多好东西,程衍自然不会拒绝,但建文帝要拿他做筏子,那可由不得建文帝的意。
建文帝想借这次聘礼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形象和声誉,程衍自然有办法不如他的意。
程衍虽然离开长安已八年,但这么多年他手里的人脉一直在经营,只要他先出手,占得先机,要引导舆论并不难。
建文帝赶着要给他送东西,不要白不要,他还趁机敲了建文帝一杠,说季知窈生母早逝,嫁妆也不在她手上,希望建文帝可以赏赐些东西给季知窈,为她做面子。
建文帝骑虎难下,他既然要摆出好叔父的姿态,就不能半道而弃。只好又从库房里拿出了许多好东西,赏赐给季知窈。
这不,今个万公公来到永宁侯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替建文帝给季知窈送赏赐。
万公公站出来,手上拿着圣旨,“季二小姐接旨。”
永宁侯府其他人一愣,没有反应过来,一百五十六抬聘礼还不够,怎么还有赏赐!
季知窈倒是神色自然,落落大方的行礼接旨。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情,落在万公公眼里,倒是高看季知窈了几分。
万公公打开圣旨,“圣上口谕,瑞王与朕叔侄关系亲厚,瑞王定亲,朕心甚慰。永宁侯府二小姐季知窈风姿丽质,知书识理,蕙质兰心,闺英闺秀,与瑞王乃天作之合。特赏其二等珍珠东珠十六颗、浮华锦二十匹、羊脂玉头面……”
季知窈弯着眸子,心安理得的接过圣旨,建文帝给的好东西,不要白不要,能坑一点是一点。
永宁侯府那些人看着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