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拯救可怜奴隶王 > 正文 分卷阅读86
    睛的狗崽子,你们怎么来了?”

    初三说有事要说。

    范大勇请初三和阿泠进房说,走了两步,想到房间被摔的稀巴烂,他脚下一拐,将人往旁边的花厅带去。

    初三来的目的是辞别,范大勇一听,立刻着急道:“不是说年后才走吗?如今天寒地冻的,也不是赶路的好日子。”

    若是能选择,初三也不想现在这个冬日里出门,可杜图滔分明对阿泠心怀不轨,初三不得不多想想。

    三人正说着,这个时候,外面的仆人在门口胆战心惊地禀道:“二爷,县令府又来人了。”

    范大勇紧紧捏了下桌角,忍着气对初三阿泠道:“你们先等我一下,我出去看看。”

    县令府来人目的是什么阿泠初三不知道,但范大勇回来后的面目更加狰狞了,像能喷火的狮子。

    初三疑惑地问:“范二哥,可是出了什么事情。”因为前几日范大勇的兄长从山庄里归来了,范大勇实际排行为二,阿泠和初三就改了下称呼。

    范大勇灌了两口凉茶,拧眉道:“我看我这生意明年就做不下去了,辛辛苦苦一年,结果收的税银比赚的银子还多!”

    他说着无奈地对阿泠和初三摇摇头:“你们两人离开后打算做什么?”

    “没想好。”

    范大勇听罢,目光又落在初三身上,他想到那日遇见山贼,初三过人的武艺,就算是他范家最厉害的精锐十对一,或许都不是初三的对手,他垂下眸,深思了下,旋即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道:“其实我有个想法让杜家再也不能横行霸道,鱼肉乡民,不知赵兄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什么办法?”

    范大勇目光忽然变得锐利起来,提示道:“赵兄可还听了水光乡的许虎一行人揭竿起义,如今已得了阜阳城,自立为郡守,解百姓于危难中。”

    闻风知意,阿泠和初三同时明白了范大勇的意思。

    范大勇正了正神色,看着初三:“兄岁不才,但也不想继续忍受苛覃暴政,不想珙县百姓忍饥受寒,不想青天之下满是尘埃。”

    “赵兄弟,赵妹子,我知你二人皆为有能之士,不知可愿助为兄一臂之力?”

    问题来的猝不及防,阿泠和初三不知道怎么回答范大勇,来珙县的一段日子,阿泠没怎么出门,可她记得昨日,昨日珙县最盛大的节日,前来的六七成都是少女,仅仅有三四成的儿郎。

    而这种日子,按理说,应该是来的男人比女人多。

    见微知著,只能说明珙县的青年比女子少,少很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徭役和从军。

    而这两样负担大,百姓的日子怎么可能好过?

    可就此起义?阿泠没想过,她看着初三,初三其实想过这些东西,他很早以前就明白了一个事实,当一个普通人,太难保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人了。

    可范大勇……初三并不确定他是可靠之人。

    两人没给范大勇答案,只道要想一想。

    两人回了房间,阿泠叹息一声,她站起声,望着窗外的融融日光,她对初三道:“我们出去走一走。”

    他们走在了珙县大街上,这是阿泠第一次留心逛珙县的街,珙县因为地理位置,是比较繁华的县城,大街上各色商人来往。

    可与此同时,街角的乞儿流浪者也多,衣衫褴褛小黄肌瘦的人更多。

    当拐过一条小巷,初三和阿泠还碰见了一个熟人。

    那熟人是车队同路归珙县的王嫂子,阿泠不清楚王嫂子具体是干什么的,只知道她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儿子,当初虽然在车队里一直用柔弱的姿态获得大家的同情,从而获取一些好处,可也算不得大奸大恶之徒。

    如今她在这条尚算繁华的小巷子支了个小篷,买些干饼肉馍类的食物,她的儿子王曙身上的伤应该好的差不多了,站在王嫂子的身边,时不时招揽些客人。

    这个时候,王嫂子的小摊前忽然去了两个官兵打扮的男子,让王嫂子装了十来个带肉的干饼,看来生意还不错,阿泠心里暗想到。

    然后阿泠没多看了,她和初三走出这条巷子。

    刚到巷口,却听背后传来恼怒的声音:“我在你这儿买饼,是瞧的起你的手艺!”

    接着是王嫂子附和带着讨好的声音:“奴家自然知道大人是瞧的起才照顾我的摊子,可我这儿也是小本生意,爷连续好几日都没给过银钱,我这……”

    “怎么,你是说我白拿!”男子的声音有些粗犷。

    他一横,王嫂子顿时软了,嗫嚅地不敢说话,男子瞪了她一眼,大摇大摆地离开。

    王曙不乐意了,上前紧紧地抱住男子大腿,嚷嚷道:“你不能走,你还没给钱,你每天都白拿我家的饼,我们家都快没钱了。”

    男子一下子恼怒道:“没钱就去挣,关我什么事,你个小兔崽子,松开手!”

    王曙就是不松,死死地抱住他。这边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男子猛地扯住王曙的头发,将他从自己身上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