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只因当时太年轻 > 正文 分卷阅读76
    李白的心还是有点沉,虽然有些好奇,也没有再追问。

    离开温泉,李白说要回自己家,李向樵也没有问什么,把她送到楼下。李白站在楼上,看李向樵的车子慢慢驶远,心里洋溢着难以言说的感觉。她很感谢李向樵,不逼她,也不戳破她,也不会挽留她。哪怕他开导的她再好,在今天,她也只想一个人呆着,尤其不想和他呆在一起。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是个玄妙的话题。有时看起来近了,实际是远了。而又有的时候,看起来疏离了,却是近了。

    春天的风从窗户呼呼而过,像是刮走了许多年的时光。仿佛是十年一觉扬州梦,忽然醒来。

    李白还没有完全想明白,却有了新的蛾子。

    有人在社会交媒体上贴出长文,控诉李白插足别人的感情,致人伤残后,仍然逼之咄咄,差点逼人自杀。

    文章是晚上九点多发的,处处洋溢着大字报的风范。李白的家世、照片、工作单位、甚至父母的情况被公布于网上。郝延秋群发到李白公司的那封邮件,也被全文“转载”。A大附中、R大、全球知名风险管理咨询公司、插足别人感情、失去一条腿、自杀,这些元素在一起,足够吸引眼球,一时舆论滔滔。自以为有良知、掌握了真相的键盘党,杀气腾腾。

    李白第二天早上刷新闻时刷着了自己,一时吓的手无顿措。她想过郝延秋的恶毒,但没有想到是这样的。

    她的神经陡然紧张了起来。她佯作镇定的给leader发了邮件请假,就焦躁的在房间里踱步。

    她摩挲了下电话,先打给了付颖。付颖显然在忙着弄孩子,对新闻的事还一无所知。两人说了一阵儿,付颖去看了新闻,火冒三丈,“这是什么意思?郝延秋这对姐妹到底要干什么?什么脏水都往你身上泼。”

    她二话不说,把污蔑李白的新闻转发到“A大附中不散场”的微信群里,也不管郝延华也在,就发了一句,“知道内情的都吱一声儿。”

    刘奔第一个站出来,“我可以作证,不是这样的。”

    肖天明却没有声音。

    付颖气愤的@了他,“肖博,你是当事人,你说句话,小白不能受这个委屈。”

    肖天明的沉默不语让付颖气的大骂,“肖天明,小白的青春喂了狗。”

    李白勉强打了几个字,“各位不用担心我,我没事。”

    “没事?没事就见了鬼。”付颖噼哩叭啦的,“你少装点倔强,不会死。从小到大,这都多少回了?报A大、和肖博闹翻、没见着你奶奶的最后一面,还用我数吗?不行,这回一定要回击回去,否则,这就没完了。欺负谁呢?”

    李白从心里感激她。自己有这么个朋友,三生有幸。她正要回微信,李向樵的电话进来,“你在哪儿?”

    “在家。”

    “等着,我去接你。”

    “不用。”

    “你一个人住太危险。我在路上,一会儿就到。”

    李白断然说,“我说不用。别来,来了也不开门。惹了我,把你拉黑。”然后就挂了电话。

    付颖在群里@她,“小白,你也发个声明吧,我和刘奔给你作证。不是谁能装弱就谁有理。”

    李白犹豫,倒是刘奔说,“这件事必须澄清,A大附中的名誉丢不起。咱们那天在风雪之中,豁出命找她,最后甚至为了她而动用了政府的救援力量,这件事必须说出来。”

    有不少人附和。

    刘奔自告奋勇,“我来执笔。”

    刘奔雷厉风行,很快写好了信。信是这么写的:

    “各位看官,我们是A大附中的毕业生,也就是近期某舆论事件中心人物李白的同学,就我们所知的事实,我们做如下说明:一、原文说,是李白插足别人的感情,真实情况是,李白与姓肖的同学自中学时便心心相印,相反,是那位“被逼自杀”的女同学,插足他们的感情。二、原文说,是李白逼那位女同学自杀,事实是,那天我们班毕业后第一次集体活动去爬山,途中,几经提醒,那位女同学仍然一意孤行的要自己下山,并偏离主线。在暴风雪来临时,李白、姓肖的同学及其他一位同学冒着风雪找她、甚至为此差点也跟着丧命,全班同学更在山下不离不弃。三、作为A大附中人,求实为基本的要求,我们希望有些人不要忘了自己也是A大附毕业,不要给A大附抹黑。”

    最后这句,说的很带感,付颖毫不犹豫的点了赞。“刘奔,看不出来,化学学的好,语文学的也不错。”

    肖天明这时候出现了,“不用你们,我自己的事,我来解决。”

    群里一片沸腾,李白给肖天明打电话,“你要干什么?”

    “刚和郝延秋吵完架,”肖天明的声音里都透着疲惫,“我实在是耗够了。”

    “天明。”

    “不是你的错。”肖天明一脸衰败,“这件事得有个了结,我再也不想把自己拖在这上面了。”

    李白的心情复杂,她既希望肖天明和她站在一起,又有些担心,“要不,你别出头了,你们家也算有头有脸,如果再把你们扯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