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青山 > 正文 分卷阅读84
    校上高一。徐祝、徐钦两兄弟骑着单车过来,他俩看着高翔嘴角带着轻蔑。他们中专要毕业吧,高翔这样想着走到了家门口,徐俊在地坪上喊了他一声。

    一段时间没人在家里,地坪里长出了杂草,高翔开了锁推开门,墙角结满了蜘蛛网,灶台上落满了灰尘,什么是尘封,什么是结网,他们姐弟俩算是目睹了。

    周末端午节,程彩虹一大清早过来叫高翔、高春兰去吃粽子。到了陈建平家,王老师也在,这一下子让他们拘束了很多。

    “ 快,趁热吃。这糯米是我外公去年插的晚稻,你们蘸点糖吃吧。”陈珍边说边从碗柜里端出了一小碗白砂糖。

    “真好吃,香!”程彩虹边吃边说着。

    “等下我跟婶子早点搞中饭吃,吃了你们好早点去看龙船。”王老师说着。

    “阿姨去不去?”

    “我就不去了,你们去吧。现在能组织一回龙船赛也不容易。”

    吃过午饭,高春兰、程彩虹、高翔、陈建平在供销社门口集合了。

    陈珍要跟她的朋友一起去就没有同行。

    “时间还早,我们走过去吧。”陈建平说着。

    连日的烈日烤晒,沙石、泥土混杂的路面积了厚厚的尘土,走在路面上,鞋子上不久就沾满了灰尘。

    端午节赛龙船,这在镇里是轰动性的活动,有好几年没有赛了吧。明显的,今天村里大部分人都提早吃了午饭,纷纷从小路汇到了公路上,路上的人流渐渐密集起来。

    妇女多是牵着孩子戴着遮阳的草帽,十几岁的孩子则是相互打闹着赶往镇里。有的孩子受不了烈日,跑到田间摘下荷叶盖在头上,这对他们格外有趣。

    越往前走,路上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场合当然少不了卖各种小吃的商贩。有背着泡沫箱子在人群中穿梭着卖冰棒的,有挑着木桶卖豆腐脑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路上好久没有这样热闹过了。

    冰棒、豆腐脑就这两个简单的零食对孩子们是很大的诱惑,卖豆腐脑跟卖冰棒的人总是围了一群群的小孩。高翔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拉着妈妈买了碗豆腐脑吃得津津有味,汗水都滴到了碗里也没有抬头,他妈妈站边上看着,他也没有问一句妈妈吃不吃,谁没有过类似的童年呢!人群汇在泥土路上,几乎踏得尘土飞扬。

    这一切对广州长大的程彩虹是新鲜的。她左顾右盼、目不暇接,边走边欢乐地交谈着。高翔他们几个人也是好几年没有看过龙船,大家都情绪亢奋。还没有到桥头,张敬勤已经挥手吆喝了。

    “一点多了,比赛两点半开始,我们先去堤上占个有利的位置。”

    “嗯,大家都跟好了,不要被挤散了。万一挤散了,比赛结束后我们还是在桥头碰面。”

    龙船前几天就下水了,间歇响起的锣鼓声刺激着人的情绪。堤岸上人群黑压压的,摩肩接踵,已经聚满了拥挤的人群。除了入耳的鼓声,什么也看不见,那些没占到好位置的人都急不可耐地想看看河里的龙船。有的孩子嚷着要看,父母就把他举过头顶,也不知道有没有看到。

    “走,快走,我们得找个好位置,不然什么都看不到。”

    五个人相跟着在人群中穿梭,走到长堤另一头人才少了些许。找来找去,他们总算占了一个较好的位置,河面一览无余。

    连日的晴空,江水碧澄。阳光照到江面,折出粼粼波光。河面上有十几艘龙船,船头清一色装上了色彩艳丽的龙头,船尾当然装上了龙尾。比赛还有段时间才开始,桨手们蹲靠在仓位,随着鼓声的节奏划动着手中的船桨。

    这些桨手都是每个村的壮年劳力,龙船比赛的输赢关系着整个村的面子,大家都很重视。哪个村要是赢了,那个村的妇女跟别的村的妇女讲话的气势都会高出一截。也因为这比赛重要,大茅坪村做龙船时给船刷了厚厚的桐油,刷了桐油可以防虫蛀,十几年来,龙船还跟新的一样。高翔看到有几艘龙船专门有人拿着个脸盆从船舱里往外面舀水,这一看就知道漏水了。

    离比赛开始的时点越来越近,河两岸人群越来越密集。先前河里不成队形的龙船在慢慢靠近,好排成一排。比赛的时间在逼近,江上为头的组织者举起手中的红旗示意各村的龙船散开排齐。这时鼓声安静下来,每艘龙船都急忙抢占着自己认为有利的位置,赛程终点的裁判已经到位了。

    排定位后,各艘船上的鼓手、桨手、舵手喧吼着壮着气势。堤岸上的气氛静下来,大家都盯着自己村里的那条龙船,心里那根弦绷得紧紧的。没有占到有利位置的人这会儿只能干着急了,现在堤岸上人多得脚步都难迈开,挤也挤不到视线好一点的位置了。

    排齐队后,镇里的干部再一次举起了红旗,桨手们的目光都聚集到了红旗上。干部把红旗往下一挥,鞭炮声响起,鼓声大作,十几艘龙船齐刷刷地冲了出去。堤岸上的人情绪完全调动起来了,大家都为自己村的龙船加油鼓劲呐喊,一时人声鼎沸,激昂的鼓声传出去十多里,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

    鼓手把鼓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