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女太监她权倾朝野 > 正文 分卷阅读217
    小手帕。

    离别的前一夜,赵秀秀和她说了好久的体己话,好生交代了女子在外需要注意的地方。

    又小心翼翼的为她裹了胸。

    最后,顾安喜还给她展示了她们家传女不传男的“稀世珍宝”。

    看得赵秀秀惊呼连连,对着小布片翻来覆去的看……

    顾安喜去了玉泉城,此时正是夏天,前线的战事根本没什么波澜。

    而玉泉城也迎来了新一批的新兵,这些新兵大多是中部,乃至东部地区的人,来的比较慢。

    在这个夏天,将陆陆续续迎来一大批来自各地的青年兵。

    而顾安喜,也迎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故人。

    “世邦!你怎么来了!”

    顾安喜惊喜道,她面前一身软甲,面容飒爽的,正是周世邦。

    周家和顾安喜家是故交,她初到北平,要去太原,正是周家老爷子赠的马。也正是世邦带着她去选马的,那时的世邦一副公子哥的打扮,手里提着折扇,腰间佩着玉佩。穿的是月白云纱长衫,上面罩着玫瑰色的黑缎马甲,看起来很“艳”。

    如今的世邦,虽然风尘仆仆,面容也有些疲惫,可雄健飒爽,特别是穿着软甲,已经有点军人的做派了,与以前很两样了。

    世邦含蓄的笑道:“某自家中听闻西北有战事,便召集弟兄朋党,共赴国难!”

    顾安喜感叹道:“你与之前真的好不一样了。对了,周老先生身体可安康?”

    世邦:“家父身子尚算安健。”

    他们又聊了会,叙了会旧,世邦便于顾安喜告别了,他还要去前线呢。

    “多谢你们,让我看清了这个世界。”

    他离别之时,抛下这句意味深长的话。

    他说的“你们”,自然是裘北归和他普及的有关大凉险境,家国之难的事情。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好鲜衣、好骏马”的世家大少。

    世邦走了,不远处就是他的弟兄们,那些人手中都牵着一匹马。

    这些马都是周老爷子一辈子的收藏与积蓄,他舍不得二儿子世邦碰的马,如今是一匹不少的全来了前线。世邦的弟兄也有些是家中佃户的子侄,从小与他玩到大。

    大凉以农耕为主,马匹不算多,而西北是大平原,平原作战骑兵很占优势。

    他们虽然只能组成一支骑兵小队,可毕竟也算不小的助力了。

    他们被一同编去了一只前线的队伍里。

    顾安喜怔怔的看着世邦远去的身影,觉得自己也要努力了。

    ————

    如是又过了两个月,大西北迎来了萧瑟的秋天。

    大凉与狼图的战况也越来越剧烈了,狼图本就粮食短缺,过冬就更不好过了。

    秋天大凉丰收,他们要抢掠一番,才能过冬,于是双方的战事就加剧了。

    慧静去了前线,每天忙得看不见人。

    在枯黄的细草中,一对马蹄慢慢略过。

    顾安喜坐在马上,脸上蒙着丝巾,西北的秋天风格外大,有时还夹着沙。

    她看了眼队里的状态,高声鼓励道:

    “还有不到十里,加紧步伐!”

    整只队伍没有回话,只是把头埋低,继续使着劲。

    他们是去运送辎重的,可边关不但却辎重,也缺运送辎重的牲畜,于是这只队伍只有一些矮牛驽马驮着大件货,其他的都由人来驮运。

    他们还没走一个时辰,便见前面已经能看见一处临时营地了。

    顾安喜乘机说道:“前面就是目的地了,到那里就可以休息!”

    队里的步伐又加快了一丝。

    这处营地不算少,从外面看能容纳数千人。

    顾安喜刚到营地,正卸货的时候,就见一高髻小少年走了过来。

    “军爷,咱将军就在来的路上,您先候着。”

    顾安喜点头。

    高髻小少年好奇道:

    “军爷,面生得很啊,敢问军爷怎么称呼?”

    顾安喜道:“我姓顾。”

    高髻小少年做辑道:“顾军爷。”

    顾安喜兴致缺缺,但也回了下礼。

    高髻小少年又问道:

    “敢问顾军爷,这里可都是咱们要得货?”

    顾安喜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卷公文:“是。你们要的,都在这里了,应该是不差的。想来给你是一样的,就由你清点清点罢。”

    她本来想等此处的将军来交接,可是这个小少年明显是亲信,交给他也无妨。

    高髻小少年接过公文,一边看一边惊道:

    “此次居然批了这么多战甲箭矢!”

    他连忙就去检查交接,看看运送的实际数量与公文数量是否一致。

    不久,他一脸感激的回来对顾安喜说道:

    “顾军爷之恩,宣统军没齿难忘。”

    说着,就把交接文书双手奉上。他们在前线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