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娘子学掌家 > 正文 分卷阅读359
    而且玉引发现,近几个月府里都和宫中十分热络。一边是他大事小情都要禀一句宫里——甚至连给她在清苑弄了条新的花船都写了个折子递进宫,折子里大致说了一下用料几何花费几多,然后夸了一下这船不错。

    另一边,是皇上好像也突然很热衷于给他们赏这赏那——关于添船的那封折子递进去,皇上居然当天就回了。赐了一堆船上能用的东西,从桌椅家具到鱼食鱼饵。另外还有件狐皮衬里的披风以坤宁宫的名义赐了下来,说是皇后娘娘怕她在船上观景时受凉冻着……

    如此这般,虽然有些话说出来就是大不敬,但玉引当真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皇上近来是不是哪里不对头」这话。

    当下她终于忍不住问了孟君淮,孟君淮沉默了一会儿叹气:「另立储君的事必须继续,皇兄不能将风头压下去,但是现下京里那样……他也难免窝火。」

    京里怎么了?

    玉引再细问,才知道在他们避居别苑的这几个月里,京里是一番怎样的风景。

    简单来说,以二四五三位郡王为首的三方势力已经争疯了。原本行三的浦郡王也被认为自成一派,好在后来浦郡王进宫谢罪,罗列证据表明那是他那个倒霉十弟借他的名义干的,跟他真没关系,斗争中才少了一派。

    这正常吗?太正常了。眼下摆在各位王爷面前的是一人之上的位子,胜者得天下,为此拼了命实在在情理之中。

    但是令人寒心也是真的。

    第二十章

    大殷一朝的皇室好像惯不怎么过继子嗣,皇位、王位承继上的规矩都是「父死子继,兄死弟及」。皇长子现下不能继位,皇位便要从皇帝的一众弟弟里选……

    可再怎么说,皇上的各位弟弟都还是皇长子的长辈啊?

    用玉引的话说:「皇长子虽久在病中但未亡故,储君之位现在至少在名义上还是他的。各位当亲叔叔的眼看着侄子命悬一线还这么按捺不住,立时三刻争得你死我活……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是啊,吃相太难看了。」孟君淮被她的说法逗得一哂,继而又叹气,「我也很意外会这样。一直以来兄弟们都亲近得很,真没想到被个皇位一吊就……」

    他摇了摇头:「所以皇兄生气。」

    皇上生气又不好真把冒头的弟弟们发落了影响立储,就只能卯足了劲儿对他们这避得远远的又忠心可鉴的府里好。

    玉引听着都替皇上难过。不管怎么说,养了十几年的独子生死难料都已经令人难以承受了,他却一边要面对独子生死难料,一边又要看弟弟们在一夜之间斗得你死我活。

    真希望皇长子能好好的。不说痊愈那么皆大欢喜,也希望他多活些年。

    「哦,对了。」孟君淮忽地又想起另一个事,捏捏她的胳膊,「阿礼前阵子搬出的后宅,按道理阿祚应该再过几年再说,不过现下他身边的侍卫选齐了,在后宅怕你不方便,我觉得……就也先过去吧。」

    他说着迟疑地看向她,她点点头:「行啊,不过阿佑可能也想一起去?让他们多收拾个院子吧,兄弟俩在一起待着也好。」

    话一说完,她看见他一脸好笑,不禁怔怔:「怎么了?」

    「你挺爽快啊,我还怕你舍不得。」孟君淮说。

    玉引撇嘴叹气:「总要舍得的啊。再说总归也还在一个府里,我想他们了就叫他们过来呗。」

    掐指一算,离和婧出嫁也没几年了,真是好在还有明婧,明婧还能在她身边待至少十三年呢!

    「别叹气。」孟君淮翻身揽住她,一哂,「你没觉得我这些天过来得勤了吗?以后都可以常来陪你了。」

    嗯……?

    玉引觉得他意有所指,想了想问:「宦官的事忙完了?」

    「没有。」孟君淮笑着凑到她耳边,「孝期过了。」

    先帝的孝期,足足两年零七个月。

    先前没人提就谁也不觉得怎样,现在他这么一提,她忽然觉得这两年零七个月真漫长啊!

    两个人躺在一起但什么事都不能做,不是那么好熬的。所以后来他们就达成了一种默契,每隔十天半个月才敢在一起睡一回。要么是他晚膳后说一句「我到前头去了」,要么是她理所当然地叫孩子过来睡……反正为了不犯忌,二人这两年多里确实分开的时候占了大多数。

    于是玉引脸红了一阵,一翻身手搭到他的腰上,一声不吭地就往里摸。

    「……玉引?」孟君淮腰际被她微凉的手一触,立刻按住,看向她,「干什么?」

    「都两年多了……」玉引撇嘴道。

    他咳了一声:「今天不行,我明天要早起进宫,晚上这么一折腾……」

    「哦。」她应下来,稍有点失望,但还是缩回了手。

    而后她就静下心阖了眼睡,还没睡着,乍觉他的手摸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