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清穿+红楼]林家林小爷 > 正文 分卷阅读177
    后的底线了,若是不让她把自己送走,怕是这辈子她也放不下了,于是点点头。

    黛玉来了之后,对于阿木尔嬷嬷的事儿,自然不会拒绝,但接受太后的半幅嫁妆,她却是不愿意的,那么多龙子龙孙还有孙媳妇呢,自己独得一半,这不是让人嫉妒吗?

    太后打趣儿道:“你这里是连着弘晖那份儿,哀家也一起给你了,左右他最后也得上交私房,哀家索性也不让他费这事儿了。”

    这话逗得满屋子人都哈哈大笑,此时的太后已经把生死看得极淡,整个人更加豁达了,众人心里难受,面上却配合着她,省得她走也不安心。

    太后拉着黛玉的手道:“丫头啊,这是达妈妈的一份儿心意,达妈妈看不到丫头的孩子,更看不到瑾哥儿娶妻生子了。”

    “瑾哥儿这孩子看着是个无赖调皮的,却是个极为刚强的,哀家要是把东西给他,他必是不开心的,所以,哀家就给他留了几样做念想,剩下的都塞到你的嫁妆里,你可不能推据了啊。”

    坐在一旁的康熙也出声道:“丫头,长者赐,不可辞,这是你达妈妈的心意,可不能辜负了。”

    站着的新帝也点头道:“是啊,丫头,你就收好吧,你达妈妈看着你过得幸福,心里才能放心。”

    黛玉这才道谢,表示自己收下了。

    太后(现在该称太皇太后,只是习惯了就不改口了)很高兴,又想起什么,赶紧道:“皇帝啊,哀家这般岁数,去了也是喜丧,不要依照国丧来,宗室也只服百日丧就行,不要耽误了孩子们的婚嫁。”

    新帝胤礽有些为难的看向康熙,太后又道:“别看你老子,哀家的身后事儿,哀家能做得了主,人死如灯灭,做那些没用的就是劳民伤财,有那功夫,还不如多给百姓做些实事儿呢。”

    所有人听后,都给太后跪下了,这是拜她的大义。

    康熙起身后道:“朕往日里一直以明君自居,认为自己是一个以百姓和江山社稷为重的皇帝,今日听皇额娘一席话,方知自己还是多有不足!”

    从这以后,宗室丧葬制度有了修改,国丧只服百日孝,百姓家中父母去世,也只需百日热孝时不得出仕,不得科举,但其他的,例如婚嫁、出席宴席,饮酒吃肉之类的,还是照旧。

    老太后的这段话,宗室们的心里其实都是开心的,要说不开心,可能就弘辉有些郁闷,因宗室也就只需要守三个月的热孝,这婚事也就不用那么赶了。

    好在,胤禛和林海商量之后,觉得这是太后自己说的,虽然得了太上皇和皇上的认可,但毕竟还没有正式通过礼部更改律法,还是稳妥些,在太后过世前完成婚事吧,省得给人留话柄。

    弘晖长出一口气,估计三个月内,林弟弟还是回不来的。

    胤禛以,想要让皇幺麽喝上黛玉的媳妇茶为由,更加抓紧办婚礼,太后知道后也只是笑笑没有说话,她现在清醒的时辰越来越短。

    弘晖为了自己的大婚,特意带着信阳去亲手抓了一对儿大雁,这诚意是满满地了,但林家这会儿却开始头疼了。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黛玉的嫁妆问题,虽然康熙按照之前和林瑞瑾谈好的条件,给了黛玉郡君的封号,按照规矩可以有一百四十八台嫁妆。

    贾敏也考虑到黛玉成亲的时候,皇上(康熙)和太子、太子妃以及黛玉的干娘和贾家那边儿会送来添妆,所以折腾了又折腾,压缩成了一百台,留出四十八台的余份儿,但是,这太后的半份嫁妆,直接就超了。

    林海和贾敏,一共就这一儿一女,他们哪里舍得委屈了自己的女儿,但是规矩就是规矩,黛玉以后还要跟宗室们打交道,真要是超的太多,那以后怕是要受到排挤的。

    就在他们头疼的时候,远在蒙古的林瑞瑾也跟着添乱,竟然陶登了不少奇珍异宝和各种完整的皮毛以及药材送来给自己姐姐添妆。

    林瑞瑾的这些东西,算起来可是比一些世家女子的所有嫁妆加起来都值钱,这些东西再加上贾敏和林海给准备的东西,那就已经足够所有女人眼红的了。

    贾敏坐在架子床上,对着嫁妆单子唉声叹气,别家做娘的此时该是为有什么能给女儿做嫁妆发愁叹气,换到贾敏这里,她却是为拿出什么发愁叹气,哪样她都舍不得拿出来啊,这可都是从小就给黛玉攒起来的。

    最后还是皇后给出主意,到唱礼的时候就直接说太皇太后添妆、太上皇添妆之类的,将东西先送进雍亲王府,只留嫁妆单子,不公布出来。

    这主意好啊,还是皇后给出的,以后谁也不能拿这事儿说嘴,至于嫉妒,那就是没办法了,谁叫林家是真疼女儿的?

    段敏为了黛玉,夫妻俩特意从扬州赶了过来,只是他们儿媳妇儿又有了身孕,临近生产,所以黛玉的干哥哥就没有来,倒是送来了贴心的礼物。

    雍亲王府送来的聘礼很是丰厚,让人赞叹,尤其是那对儿大雁,别说黛玉日后的妯娌们,就是各个王妃福晋也是泛酸。

    不过,等到了晒妆的时候,大家真的是第一次知道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