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一人全吃完了。”
小家伙嘴甜,立马改口:“叔,叔,好”
宋天赐小孩子气性,继续拿着在他面前晃悠,就是不给他。
小孩哪里经得起这样闹,没两下就哭出声,环顾四周找妈妈。
宋清一拍他脑袋,把糖袋子放到宋家黎怀里哄他。
听见孩子哭声,他妈妈陈兰兰从里屋出来,看见姐弟仨回来,笑着招呼快进来。
宋浅抱着小肉球,他再抱着糖,破涕而笑,咯咯咯的心情好。
宋越聪中专毕业,直接分配到城里的一个中学教书,在学校认识了同为老师都陈兰兰,双方家里了解后都觉得对方还行,不多时就结了婚。
宋思自和周大成离婚,就在宋家开的小超市收银,家里不是不着急,可上一个留下阴影太大,宋思说什么都不愿意随意相亲。
一家子和和气气,生活过的也是有滋有味。
快过年了,小超市位置好价格也便宜,东西自然卖的好,吞了一仓库的年货竟然早早卖光了,这不,宋思和宋越一道早起床包车去外地进货,据他们说,是想卖点高档货,趁着过年,再赚一笔。
现在已经下午两点了还没回来。“饿不饿,一路上火车饭是不是不好吃,要不要妈给你们少点,家里啥都有。”
母亲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外吃不饱穿不暖。
宋清不想麻烦她,不然一烧就是一桌子,费事费力。
回家的第一天,左邻右舍都带着自家的孩子上门,说是聊天,主要是想让自家孩子好好学学这宋家小孩。
这一般家庭就是初中毕业都算得上是邻里邻外了不得的读书人,更不提一家三个大学生,哪里敢想。
就此,宋家院子所在的这个小胡同被大家称为“状元巷”,不少中高考学生临考前都爱来这里走一趟,沾沾气也行。每年最烦人的时候莫过于此,特别是还在读书的宋浅和宋天赐,总被围在一群妇女小孩中间,问东问西。
“看看人家哥哥姐姐,都要毕业了,还这么认真学习……你再看看你,期末考试都不及格。”
“工作找好了吗?电视台啊,电视台好电视台好。”
“能给我家孩子看看不,这成绩最近是一落千丈。”
“谈对象没呢,我一表哥家侄女和你年纪相仿……”
两人根本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能捡些不痛不痒的事回。
倒是董成梅听到了东西,抓住一个妇人问:“那姑娘多大了,家里几口人呐。”
宋清在一边偷笑,眼神交流的时候忍不住就要打趣宋天赐。
宋大嫂在一旁,拍了一下宋清的肩膀,硬着声说:“你还笑你弟,你妈和我你这么大的时候,小二子都有了,最近的我们家小越……”
嘈杂中,宋浅悄默默溜回了自己房间,不然这话题肯定要引到自己身上。
老一辈的观念当然是早结婚早好。
宋家仨姐弟没一个这个想的。
所以背后嚼舌根的一点不少,关心程度比宋家这三位长辈还高。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没娶没嫁。
一直到五点多,董成梅要去烧饭,人才陆陆续续离开,要不然就这热情的架势,聊三天三夜都不会嫌嘴干。
一顿饭,一家四口坐在三边,独独正对着门的主位空着,面前一个空碗。
这中间董成梅不停给仨人夹菜,念叨着什么时候回盐垛,给宋志进磕头烧钱。
一晃几年过去了,家里少个人还是不习惯。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浅就听见小院里的嘈杂声,几个女人大嗓门的谈论声,一点不避着其他人。
迷糊中宋浅听到了很多次宋天赐的名字。
宋大嫂扯着嗓子在夸她弟,大学生啊以后要是留在平京可就是真正的城里人了,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另一个女人应该是说媒的人再三保证女方家世清白祖上还是地方有名的官员,虽然学历上差了点就是个高中毕业,可也是实打实挑不出毛病的。
两边相好,约定今天下午就见个面,处的好的话,宋天赐一毕业就能结婚,没过两年就能带上孙子了。
宋大嫂给董成梅描述的将来几年日子滋润又安逸,董成梅听的也是一愣一愣。
下意识就同意了这件事。
对话结束,媒婆很快就走了。
宋浅睁开眼睛盯着屋顶的白墙壁发呆,没提过她弟的这件事儿,只是临死前都没有娶过妻。
那怕是不会成了。
早饭的时候,董成梅再饭桌上欲言又止,几次想开口都硬生生咽了下去。
追求自由恋爱,不再听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
宋清首先发现了她的纠结,问:“妈,你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其余两人跟着抬头看向董成梅,眼神疑惑等她回答。
既然都开了头,董成梅也就顺了下起,在宋天赐面前一直夸赞人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