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一罐腐乳,一罐臭豆腐,家家各户都有人在秦家做工,这是作为东家,给手下的福利,也是作为同村,给乡亲们的谢意。
“这可能卖不少银子呢。”捡豆腐的喜翠嘟囔。
“你这丫头什么时候钻到钱眼里去了?”谢晚林看着喜翠可爱的苹果脸,好气又好笑的捏上了手。
“小姐,还不是咱们天天花钱如流水?没看嬷嬷张罗着村里的大娘,又开始做棉被了吗?”喜翠说完,看看谢晚林。
“小姐,你的嫁妆再多,也得把本钱收回来,放到自己手里啊。”她看谢晚林没反应,又一次提醒。
谢晚林笑了,“你这小孩儿,跟个小娘亲似的,放心,县里酒楼的银子,你小姐我收着的,早就回本了。”
喜翠想想也是,虽然这两年大建特建的,还真没有那两个酒楼一年赚的银钱多呢,她也就放了心。女人的私房钱,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的第二条命。
第113章 楚阳的志向
春耕的最后一天,县里的衙役跑到楚家村,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十五岁的楚阳楚阳成了这南阳县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举人。
村长在村口遇见衙役,干脆跟着他们一起去了楚家,这样的喜庆事和村子里的人吃饱穿暖更不相同,在村长的潜意识里,村子里的这些孩子,有了楚国公二人的教导,不愁没有能改变门庭的孩子,这比别的事情都重要的多。
嬷嬷给了衙役每个人五两银子,五个人就二十五两。这些人欢欢喜喜的说着恭喜的话,心里满意这相当于两个月薪俸的谢钱。
嬷嬷不光给了银钱,每个人还给了一小篮子鸡蛋。举人呢,二爷成了举人,她跟着脸上都觉得有光。
春耕忙碌的村民,得了这个消息,也都咧着嘴巴乐的开怀,在他们心中眼里,楚阳只是秦员外家的小子,人家能考上个举人,自家的孩子努把力,二十岁的时候考上个秀才也差不多吧?共同的希望,深植于楚家的村民心中。一个个拎着篮子,装着自家最好的东西,就都送到秦家门上。
楚阳给每一个来送礼物的村民见着礼。心里却是汗颜,在安盛城的大户人家,家里的子孙就是中了功名,那也不会这般大肆张扬,实在是自小开蒙,得了秀才举人的,真没什么好炫耀的。
楚文东和谢礼坐在谢家的前院正房里,喝着茶水,品着小食,悠闲惬意的看着眼前的热闹。谢礼心有感触,“老哥,村里的人太盼着功名了。”
“没办法,人往高处走的路,除了拿命去战场上拼,也唯有读书入仕一路了。”楚文东想起楚家村这些年,出息的也不过是跟着自家拿命搏的那些孩子,如今却只得小心的周旋军中。
“那咱们加把劲儿,多教出几个秀才举人的?”谢礼有了想法,他也是被村民脸上那质朴的希望之光感染到了。
“那就让楚阳和楚雄给小一点的孩子启蒙好了,咱们也分出精力把好苗子培养培养。”楚文东道。
谢礼点头,想着老了老了,教出一两个状元什么的还真不赖。
秦家两天后就摆了流水席,招待村里的人,谢晚林和嬷嬷亲自主厨,喜翠和葛大妮打着下手,秦家兄弟负责烧火。
村里的大人孩子,吃到酒席的时候,才知道秦家夫人和家里姑娘的真正厨艺,以往她们指挥,那饭菜的滋味就和他们做的没的比,如今这亲自上手,真正叫一个天上地下,同样的食材,人家做的这个味道,是真的好吃。
楚阳招待这些人,耳边听到的全是村民们对酒席的赞扬,他心里无奈,不过一个举人,犯得着嫂嫂这般劳累吗?
五个山坳坳,谢晚林几人分着五天,也做了同样的席面来招呼这些兄弟们。这些退下的楚家军,吃的满意,心里感激,心里更是存了一个念想,将来娶妻生子,也要好好让儿子读书,将来得个功名,就是功名得不到,做个帐房先生掌柜的也是好的啊。
喜翠跟着秦小林去县城买肉的时候,整个人就显得有些疲累。这连着摆席,最累的就是掌勺的几个人了。秦小林回头看看喜翠无精打采的样子,心里心疼,再看看这里离村子已经很远了,四处无人,就停了马车。
“你怎么不走了?”喜翠问完,红了脸,她猜想秦小林有可能是去小解。
“我给你揉揉,省的胳膊酸。”秦小林微微红脸看着喜翠,他怕这憨丫头觉得自己是借机会占她的便宜。
“嗯,那你可得好好揉。”喜翠晃了晃脖子,回答的毫不客气。
秦小林心里一声叹息,这憨丫头是真把自己当哥哥了,怎么就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二十二岁的汉子呢?总得带着点羞意好不?
秦小林的大手帮着喜翠按摩,喜翠觉得身上的筋骨都舒爽了。
“这儿块疼。”喜翠毫不客气。
“这儿块多捏捏。”她说道。
秦小林居高临下的看着喜翠的头旋儿,小丫头肉呼呼的样子,看着招人的很。他的心里紧了紧,感觉呼吸都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