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二丫在古代的幸福生活 > 正文 分卷阅读163
    二丫在古代的幸福生活 作者:曹家丫头

    了,可好难写啊!

    ☆、酒楼开张

    秋家二儿子秋水亲自把海鲜运到临海城, 在码头上卸了货,得了150两的银钱。这虽然是好些家的量, 可对于他们来说却已经成了固定的进项, 而且李掌柜也说了, 这只是暂时的量, 要是临海城卖的好的话, 量肯定会继续增加的。再加上运到丽水镇与沛县的海货,那量是极大的。想想以后的日子, 那是越过越好, 一家子也是越来越有干劲。

    海鲜到了位, 红庆酒楼也开始为开张做准备了。

    很多在丽水镇酒楼开张时用的法子自然又被拿了出来。

    城里的人都知道城北的红庆酒楼三日后就要开张了,那一日前10位是免账的,前11位到前50位是半价优惠,而且每桌上都会送一道特色的菜。甚至当天消费最多的人在第二日会领到一只2两的金碗。2两的金碗呢!当然前10位免账也是有一个消费范围的,这也是曹二丫和李如秋讨论斟酌了好久决定的,万一被有心思的人钻了空子可不好了。

    那些菜肴的名字一看就是新奇的, 看了名字都不知道材料到底是啥, 可却让人非常有食欲。

    有钱的想去尝个新鲜,顺便得了那只金碗,因为得了金碗的人是消费最高的, 那是不是就是城里最有钱的人呢;那没钱的就为了抢前十位的名额以及每桌的一道免费菜。

    所以当三日后,酒楼的门打开,门口已经排了超长的队。

    “各位,各位, 不要推攘!待会我们酒楼里的小二就为排在前面的50位客人发牌子!到结账的时候就可以用了!”李如秋示意大伙安静下来。

    他看着门外排起的长队,倒没想到第一日就来了这么多客人,也多亏他家二丫宣传的主意想的好。

    鞭炮声响起,红庆酒楼牌匾上的红布被拉了开来。

    小二们穿着整齐的衣裳在门口候着,欢迎着客人们的到来。

    无论是大堂还是包间,都排满了人。

    各色的菜肴端了上来,热闹的声音充斥着酒楼。

    二楼里的幕布拉了开来,几个孩子在屏风的后面表演起了皮影戏,食客们都安静而新奇的听了起来。

    还真是有意思,这皮影戏还是他们以前没听过的故事,中间还夹杂着一两道的美食宣传,听了让人的胃口都变好了。

    演皮影戏的孩子,有附近穷人家的,也有常在附近出现的小乞丐。曹二丫从来不喜欢以那种施舍的方式去帮助人,她偶尔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们一些凭自己的劳动能赚得银钱的方式,当然,也只是偶尔!这皮影戏,在酒楼开张前,那些孩子也是排练了好久的,有银钱赚,还有两顿好吃的饭菜,对于他们来说想想都觉得是美事。

    第一日足足到深夜,酒楼才打烊。

    一家子围着桌子数起了银钱,当然数钱的是曹三丫,这阵子的数钱,让曹三丫的算数能力渐长。

    “868两,868两!”李如秋报出的数字让众人都惊住了。868两,整整868两,那对于曾经的他们就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如今一日就进了这么些钱,虽然要扣除各种成本,但还是能净赚几百两的。

    李老爷子和林氏互相看了看,难以想象,这一日就这么多钱,那10日呢,一月呢,一年呢!

    李如雪更是久久都没缓过劲来,目光落在那一块块的银锭子上,在她们家,手上的银钱就没有超过10两的。

    曹二丫对于这数字,倒十分镇静,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金碗放到了桌上。

    林氏想到这金碗明日里就要送给旁人,心底格外的舍不得。

    “二丫,这碗真要送人?”

    曹冬梅与李如雪的目光也看向了曹二丫,这是金碗呢,竟然要白白的送给了旁人。

    “这是自然的,生意人,得讲信用。不然明日里,没把这金碗送出去,整个临海城就会传遍了,我们红庆酒楼的风评也就差了,哪还有人再来!”

    林氏想要再说些旁的,可又的确找不到旁的说法,她遂看向李老爷子。

    李老爷子倒比她看得开,人哪,就应该一口唾沫一个钉的。

    晚上,众人带着兴奋和期待入了眠。

    第二日酒楼开了门,门外又挤满了人。

    除了今日还有活动,更重要的是大家想要看看这红庆酒楼是不是真如传言中那样送出一个二两的金碗。

    李如秋亲自捧着托盘走了出来,而托盘上盖了块红布,众人的目光都随着李如秋的步子而动。

    “各位!话不多说!昨晚最后统计出来,是城南的宋员外在本酒楼消费最高,68两,一个吉祥数字!”

    李如秋把红布拉了下来,托盘上放着那金光闪闪的碗。

    “这只碗,如今属于宋员外!”

    宋员外,本身就对吃食很热衷也很有研究,红庆酒楼菜谱上的那些菜他好多都没见过,自然好奇,就邀着几个老伙计一起过来了。不过还真没让他失望,每一个菜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