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不管他俩怎么想,只要是能接受就好,几人说说笑笑吃着地瓜,周婉说了一下自己打算种地瓜卖烤地瓜的打算,周二柱同意给她一亩地种地瓜,这事情算是可以起步了。
几日后,冬天的第一场雪,兜兜转转终于来了,对于每个现代人来说,一下雪就好似进行了一场旅行,不一样的空气,不一样的环境,总是让人莫名兴奋起来,周婉现在就被这种情绪包裹。
钱氏早已经被周二柱一家人忘在脑后,第一场雪后,周二柱也不再去做工,他劳累了一年,正在享受这惬意而悠闲的时光。
院子里,周婉正带着惜时一起堆雪人,厚厚的雪能够没到人的脚踝,周婉站在院子里朝外看去,天地之间一片雪白,这个时候,人总是会感觉自己渺小的可怕。
周婉回回头,她可不怕,她有家,有父母,还有惜时这个笨蛋好朋友,周婉转身朝惜时露出了甜美的笑容,“惜时,帮我滚个大雪球。”
惜时原本站在周婉身后呆呆的看着她,有那么一瞬间,惜时觉得那个人很孤单,可再看,又没了那种感觉,直到周婉转头笑着叫他,惜时这才如梦初醒,又瞬间沉浸在周婉的笑容里。
惜时乖乖给周婉滚了两个大雪球,小的摞在大的上,周婉细细拍着上面的浮雪,慢慢拍出脖子的凹痕。
惜时站在一边看周婉如同魔术师一般,把两个平淡无奇的大雪球,慢慢变成了一个胖乎乎的雪人,两颗石子做眼睛,一根木棍做鼻子,转身又开始滚起了雪球。
“这样一个雪人就完成了,惜时……惜时!你又滚雪球做什么,我都做好了。”周婉把雪人做好,转身要和惜时炫耀的时候,发现他又在一旁团了个雪团子开始滚。
惜时弯着的腰直起来,对着不远处的周婉露出个大大的笑,“堆两个,一个婉儿,一个惜时!”
许多许多年后,每年冬天的院子里都是两个雪人,可周婉还是常常想起第一次堆雪人时的惜时。
她会对着身边的人说:“那时候的你多么可爱,我最喜欢了。”
旁边的人挑挑眉,欺身上来,“现在就不可爱?”
周婉翻个白眼,“起开,我累死啦。”
第14章 做惜时的老师
第一场雪的到来,让整个周家村都寂静起来,除了爱打雪仗的孩子还在那边折腾,大人们都趁着这雪缓解一年来的疲劳,瑞雪兆丰年,下雪总是让人心里莫名舒适的。
周婉闲来无事,开发了个新的职业,当惜时的老师。
虽已经下了初雪,天还不是那么冷,周二柱买回来的碳还堆在厨房的角落,白日里只是把堂屋的炕烧了起来,四人均在堂屋活动,倒也不冷。
歇息了一两天后,周二柱开始了他冬天的手工活,编竹筐,每年开春整地的时候,竹筐是每家每户少不了的工具,贫穷人家自己农闲的时候会编几个备用,稍微富裕点的人家,买一个竹筐的四五个大钱出得起,索性就买着用。
周二柱挣得就是这个钱,秋天就砍好的竹子,到了冬日已经完全阴干了,砍开刮平后的竹条竹丝在他手里翻飞,慢慢就变成了一个精巧结实的竹筐。
周婉跟着看了一天确定这个活她干不了,不说别的,就是把竹条细细密密压拽在一起,她就做不到,没那个手劲,惜时就更不用说了,脑袋太简单,这种动手能力强的东西,更做不来。
不过这大好时光也不能闲着,于是,周婉便开始了她的为师之路。上午语文下午数学,堂屋虽不大,却也不小,郑氏一到冬天腿就不好,坐在床上做衣服,大片的空间便都给了周二柱编筐,邻窗的一张小桌便成了周婉的小课堂。
上午语文,下午数学,没有纸笔,没有书墨,只能周婉说一句,惜时跟一句,语文周婉怕惜时记不住,不指望他会写什么字,只是把她记忆中的三字经和百家姓的前几句说一便,下午的数学就比较正式了,乘法口诀。
刚开始周婉坐在窗前缝制给郑氏的护膝,后来就一心一意的教学了。
周婉说的明白,“惜时,等到明年咱们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你要是帮着收钱,这个口诀可是最有用不过的了,你要好好记住,然后我再告诉你怎么用。”
于是,坐在床上带着护膝的郑氏最常听到的便是惜时磕磕绊绊的背诵: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六六三十六,七八五十六。这么一二三四的她也听不懂,但她想着,这是菩萨交个自家闺女的,必然是有用的,郑氏坐在床上动了动腿,膝盖的地方暖暖的,她抬头看一眼认真教着惜时的闺女,只觉自己是世间最幸福的母亲。
不提周二柱家的温情涌动,周大柱家也坐在一起唠嗑,堂屋里,钱氏正拍打着出去淘了一阵回来的二小子,把他身上的雪拍落,照例骂了一顿后,拉着他坐下,“你说你都这么大了,转眼就娶媳妇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淘。”
周得银抓起桌上的瓜子扔进嘴里一个,朝旁边的大哥努努嘴,“大哥还没娶呢,大姐也没嫁,轮到我还早呢。”
说道这里钱氏脸上露出个笑来,“嘿,小子,这你可说错了,你哥都十七了,明年一准儿娶媳妇,”他回头朝坐在床头抽旱烟的周大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