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他从雪中来 > 正文 分卷阅读43
    然有了一个可怕的念头,令她忍不住猝然掩唇。

    她将手中传记放回了书架,想了想,又从另一侧取过一卷大盛将军录。

    她翻到其中一页,记载了崇武年间征北大将军赵绪生平,指尖停在了其中一句半晌,方才掩卷将它放回了原处。

    她一时间思绪复杂,帝京时局纵横交错,譬如浮云遮眼,令人犹疑不定,身处其中更有孤身入局之感,她揉了揉眉心,心道若是赵绪在她身边。

    又想到,赵绪志在更远,她不能成为他的负累。

    她要于他身侧比肩。

    回到小南阁的时候,见有一人背着个药箱,抄手默然立于廊下,似是等了一些时候。

    她见那人背影老成端正,似是有些眼熟,便试探道,“宋大夫?”

    那人转过身来,果然是那副熟悉又古板的面容,向着沈羡礼道,“下官太医院宋唯,见过沈女官。”

    沈羡亦低头礼道,“宋太医。”

    “孟公公来太医院寻药,称沈女官有恙,下官便借了此由头前来一见,沈女官伤如何了?”

    沈羡低头瞧了一眼自己的手指,笑道,“无碍,劳烦宋太医了。”

    宋唯自药箱中取出了一些烫伤药膏,递与沈羡手中,便听得她问道,“原先听闻宋大夫在云州城开了医馆,如今怎会在宫中。”

    宋唯叹了口气道,“不过是宣王殿下的障眼法罢了。”

    “宋大夫何意?”

    宋唯便道,“先前在云州,因宋某一时得失心,拿了沈女官的安危试药,违逆了宣王殿下的心意,原本是要赶出云州,不过宣王殿下放了宋某一条生路,还许诺事成之后会以手中数十张千金方相赠,宋某这才斗胆来了宫中。”

    “为了何事?”

    宋唯见四下无人,仍是压低了声音说道,“先帝之死。”

    “宣王殿下疑心先帝之死有蹊跷,便要宋某在太医院中翻查脉案。”

    沈羡怔了片刻,赵绪一早便安了棋子。

    “宋太医可有查到线索?”

    宋唯摇了摇头,“脉案毫无问题。”

    沈羡低头思索了片刻,问道,“宣王可是疑心先帝之死与太医院首齐裕有关?”

    宋唯诧异道,“正是。”

    “既然脉案无迹可查,”沈羡低声道,“宋太医不如查一查药房的案册。”

    脉案作了遮掩,药房进出的药材流水却未必。

    宋唯一愣,复又点头道,“沈女官心思玲珑。”

    “宫中凶险,千金方固然难得,宋大夫为医者的执着之心更难得,沈羡敬佩宋大夫。”

    宋唯闻言神色复杂,他叹息道,“多谢沈女官宽慰。”

    沈羡温和地笑了笑,举过手中的药膏谢道,“多谢宋大夫你的药。”

    宋唯便拜别道,“乃是宣王殿下临行前的吩咐,照看好沈女官。”

    沈羡一时无言,宋唯已然背了药箱走远了。

    时局纷乱,乱世迷眼,一切有我。

    她将烫伤膏细细涂抹于发红的指尖,垂着头想道,赵绪如今一切可还顺遂。

    北境多黄土,常起风沙,大盛的兵马驻扎在灵川边防,前几日的一场大捷令所有人都感到精神振奋,北方势弱多年,如今终于有了曙光。

    赵绪独自坐在帐中,望着沙盘布防出神。晏十一自外头进来,说是重芳宫来了信,是玉拂的信鸟。

    赵绪接过了信笺,展开来不过寥寥二字,“防七。”

    “主上,”晏十一皱眉道,“沈姑娘何意?”

    赵绪淡淡笑道,“悯园一事,她想提醒我老七的春风酿。”

    “主上早知旭王殿下有异,为何还留他在灵川。”

    “老七在灵川盯着我,赵缨在帝京便不会动沈羡。”

    晏十一神色凝重,“七殿下从前与主上交好,如今倒戈相向,不得不防。”

    “李镛甘为赵缨臣子,如今李氏无人,李太妃被质于宫中,老七不过是自保。”赵绪负手而立,“悯园之局,他若有心杀我,便不会邀裴世子与郡主一同入局,不过是想要给我留一线生机罢了。”

    晏十一应过了,又道,“初七传了消息过来。”

    “如何。”

    “如主上所料,果然在那里。”

    赵绪略略点了点头,“若宫里没有动静,便不必去了。”

    晏十一应了声是,便低头退出了主帐。

    赵绪默然立了片刻,将信笺翻过来,见反面画着一枝写意的迎春花,不由一笑,眼底有灵犀。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赵绪低声念道。

    想来她如今过的平安。

    “平安便好。”赵绪淡淡笑道。

    他温柔摩挲过信笺上每一寸笔墨,盯着那迎春花半晌,方才将它折叠起来,置于贴身处收藏妥帖。

    赵绪走出帐外,见北境无春,风卷黄沙,眼过处皆是寂寥,却不觉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