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突然, 金碧辉煌的大殿甚至还没来的及挂上白帆,殿内跪着的人已经被眼前一幕懵逼到失声。</p>
三皇子心底渐渐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王大人带着皇弟来做什么?”</p>
许然挑了挑眉,牵着一脸正经的小太子踏进大殿,“三皇子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你们都在这里讨论谁继位了,小风他好歹也是个太子, 这个场合怎么能少的了他呢?”</p>
“可他是废太子, 怕是不妥吧?”三皇子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咬牙切齿。</p>
“废太子就不是先皇的子嗣了吗?废太子就不能继位吗?”</p>
许然拍了拍南风的肩膀,“去, 看你父皇最后一眼。”</p>
小太子当着众人的面神色沉静的走到宸帝遗体旁,冷静的可怕, 一点都不像是个刚刚死了生父的孩子。</p>
许然一甩广袖回转身体,面对跪在地上的吏部尚书,冰冷的问道, “请问史尚书刚刚在说谁继位比较合适啊?”</p>
吏部尚书被他这么盯着,官帽下额头的冷汗不自觉就滴下来了,声音也没之前的洪亮,“微臣认为三皇子合适。”</p>
“呵,你认为?”许然的目光里带着讥讽, “朝堂这么多人, 你一个人就能决定了?”</p>
“那、那首辅大人为何意?”</p>
“我与先皇乃是同门师兄弟,他曾多次说小风德才兼备,是继位的不二人选。至于小风被废,完全是师兄对小风的一种历练罢了。”</p>
先皇已死, 现在怎么说还不是由着许然来?</p>
吏部尚书试图回头看看自己的支持者,却发现都是些没用的软脚虾,这个时候一句话都不敢说了。</p>
眼看自己的支持者不中用,三皇子站了出来,脸上哪还有刚刚的悲痛欲绝?</p>
“王大人,本殿一直敬佩你,可你怎么能够为了一己私欲而这么做呢?”</p>
许然挑眉,“怎么?三皇子这是等不及了?你这是要逼宫?”</p>
元卿狂妄的笑了起来,拍了拍手,顿时宫殿外围满了将士,这都是京城的守城军,“哗啦啦——”,齐整而平稳的步伐吓坏了殿内所有人。</p>
“依本殿看,是首辅大人等不及了才是。”他扬起声音,“来人!将反叛贼子王元致拿下!”</p>
同时元卿又对大臣们说,“本殿就看看今天有谁是反贼一派的?臣服本殿的,都跪下来!”</p>
吏部尚书是最开心的,也是最快反应过来的,立刻拜了下去,“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可是他的声音如此的微弱,可以清晰的听到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的声音。</p>
三皇子蒙了,转身对其他五部尚书和武臣们怒吼,“你们为何不拜?!”</p>
许然轻蔑的勾起唇角,微微抬起下巴,“三皇子,你到现在还不明白吗?他们从来归顺的就不是你。”</p>
“你——!”三皇子气结,对外面大吼,“杀了!给本殿都杀光!!!”</p>
可是久久,殿内依然只有他一个人的怒吼声,“人呢?!人呢!!!”</p>
“哗啦啦——”又是一阵脚步声,三皇子眼里涌现出喜悦,可是进来的却不是他梦寐以求的大军,而是告假许久远在海外的李忠武。</p>
李忠武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殿内剑拔弩张的气氛,大大咧咧的给许然拱了拱手,“王大人,本将差点就来迟了啊!不知道太子何时登基?”</p>
听到这话,顿时殿内之前没有服从的大臣们全部跪了下去,齐声高呼,“恭迎太子继位——”</p>
三皇子脸色惨白,脚步一歪瘫软在冰凉的地上,这个时候了,他怎么还不明白现在的情形。</p>
完了完了,全完了——!</p>
难怪当初王元致找他合作的这么爽快,难怪之前这些大臣们归顺的那么快,原来背后一直都是王元致在捣鬼!</p>
“你是故意的……你是故意的!”</p>
许然牵着太子的手走到最前面,高高的俯视着刚刚还趾高气扬的三皇子,“你不差,但你太急了。”</p>
此时的三皇子并没有像原著那样步步为营,更没有他后面的那些女人背后势力的支持,盲目自大又急功近利,跟死去的宸帝太像了,真不愧是亲生父子。</p>
许然看向身旁乖巧的太子,叹息一声,都是一个爹,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p>
接下来的事情非常顺利,太子顺利登基,普天同庆。</p>
三皇子党羽被全部清剿,由于皇上年幼,许然被众人推举做了摄政大臣,真正的权倾朝野。</p>
王越也是第一次站在了气势恢宏的宣政殿,发誓要让许然看到他的悔意,他要做到最好!</p>
而孙浩威也如同之前的赵志远一样,神秘的消失了。</p>
期间,许然还听到了一个特别的消息,说是宫里的李温怡难产死了。乍一听到这个名字,他还有点没反应过来,最后才想起来,是曾经那个嚣张跋扈的温贵妃啊。</p>
三皇子最终也没被处死,而是被贬为平民百姓,他的那一堆女人跑的比兔子还快,最终留下的只有王云。</p>
听说后来两人吵吵闹闹、痛苦的纠缠着过完了一生。</p>
当然,这是后话了。</p>
身为摄政大臣的许然过得也跟之前差不多,就是送礼的人越发多了,最后他干脆让人把送礼的姓名加礼品名制成了一个小册子,当天早朝上每个大臣都有份。</p>
同时他还笑眯眯的说,“如果以后还有这种事情发生,那么你们手里的册子马上就会到京城说书人的手上哦~”</p>
“对了,本官以身作则,如果以后知道诸位谁收了东西,那么也别怪本官手下不留情。”</p>
经此一事,顿时京城里的奢靡之风全部消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p>
“廉.政”之风正式吹向全国,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第1页/共2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