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我靠薅羊毛发家致富 > 正文 第106章 106
    温蒙蒙的睡觉习惯不太好, 之前是抱着毛绒玩具。</p>

    毛茸茸的舒服。</p>

    后来习惯抱着人, 她怕冷, 尤其是生理期期间更惧冷。</p>

    有这么个人,总比暖水袋、暖宝宝舒服的多。</p>

    动作是清醒的人, 眼睛却是睁都睁不开。</p>

    温蒙蒙嘟囔着问, “你赢了输了啊?”</p>

    “赢了。”薛琛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睡吧。”</p>

    怎么还惦记着自己输赢这回事, 他似乎永远猜不透,怀里的人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p>

    ……</p>

    村长没想到两个年轻姑娘一大早就来找他了。</p>

    他正吃着饭。</p>

    早晨熬得米粥,就着点咸菜, 这么一顿饭,也就过去了。</p>

    温蒙蒙和隋欢过来后, 村长迅速解决了战斗,“有什么事?”</p>

    昨天下午就来了,今天又是一大早过来,村长觉得肯定有什么事情。</p>

    不过昨天下午,他陪着小薛四处走, 也没听小薛提起什么啊。</p>

    或许, 就不是一桩事?</p>

    隋欢示意温蒙蒙说, 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温蒙蒙提起的,所以由她说,最是合适。</p>

    “是这样的村长,我想着咱们改变一下过去的模式,能不能把村里人发动起来, 在村子里的,有劳动能力的,都可以以劳动入股的方式,参与进来。”</p>

    “参与什么?”村长有点懵,他咋觉得自己听得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的呢?</p>

    隋欢性子急,忍不住道:“蒙蒙说的是她承包的那些山地,让村子里的人一块来种植,到时候按劳所得,给村民们分红。”</p>

    村长听到这话越发的懵了。</p>

    昨天小薛让自己去各村看情况,又是和县里市里的领导打招呼。</p>

    似乎有投资的打算。</p>

    这会儿温蒙蒙又改了主意。</p>

    这俩孩子,闹啥呢?</p>

    不过村长觉得,闹啥都不要紧,只要能给村里人实实在在的好处,那就够了。</p>

    “我这上了年纪的,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思路。”</p>

    “是这样的村长……”</p>

    ……</p>

    万安村的规模不算大,把村民们召集起来,也不算是什么麻烦事。</p>

    找了个宽敞的地方,大喇叭下通知的时候,要来参会的村民都带着小板凳小马扎。</p>

    一群人都心里头犯嘀咕,不知道村长把大家叫来干什么。</p>

    “没听说什么事啊,不过听说来了个大老板,兴许是想要征地?”</p>

    “那年轻后生,是大老板?听你瞎说。”</p>

    也有几个年轻人过了来,主要是图新鲜,他们出生到现在,还没见过村里头这么开大会呢。</p>

    当然,暑假到了,所以闲着无聊也是主要的原因。</p>

    村长进来的时候,这偌大的空场地一派热闹。</p>

    “你确定不进去?”</p>

    隋欢又是问了一遍。</p>

    “我就不用了,你和村长,把事情说清楚就好。”</p>

    隋欢不知道温蒙蒙这是性格如此,还是另有缘由。</p>

    这好歹把那么大一块蛋糕,甚至可以说把蛋糕的绝大部分都给了村民,收到掌声和鲜花那是应该的。</p>

    然而温蒙蒙,却似乎对这个没兴趣。</p>

    行吧,人各有志。</p>

    她得过去,确保能把这件事,解释清楚,让每个村民都能接受才是。</p>

    温蒙蒙站在树底下,听村长扯着嗓子解释,“……咱们在地里刨吃食,一年到头能有多少呢?反正都一把老骨头,要你出去你也干不了别的,到了儿女那边,也是被嫌弃的。”</p>

    “现在生活好了,谁不想多活两年?吃好的喝好的,这总比吃糠咽菜的好。但是这得有钱啊,有了钱才能日子过得滋润。”</p>

    “现在就有这么个机会……”</p>

    “村长,啥机会啊,你这绕圈子绕的山路十八弯,别整这些虚的没的,说正经的,不然天黑了这会也开不完啊。”</p>

    村民们顿时哄笑起来。</p>

    村长咳嗽了一声,“就你话多。”</p>

    紧接着,又是说了起来,“前段时间,不是有人承包了咱们村的那几个山头嘛。人家说了,一个人赚钱那只富裕了她自己,大家跟着一起赚钱才是长长久久的,所以那一百五十来亩山地,村里人可以劳动入股参与经营,这经营所得,一部分分给大家当分红,另一部分留作公用,这个公用是为了攒钱盖养老院。”</p>

    “我有儿子女儿,要什么养老院?我不住这养老院,这一部分钱,能给我吗?”</p>

    隋欢就怕遇到刺头,说实在的,村里人对养老这个问题,很是重视。</p>

    哪怕是儿女一年到头不回家,三五年才回来一趟,买了点烟酒,那也能拿出去炫耀,“我儿子(闺女)买的。”</p>

    养儿防老,这是千百年来的传统。</p>

    年轻人压力大,重压之下另辟蹊径。</p>

    然而对这些四五十岁,五六十岁的人来说,观念的突破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p>

    年纪大了去养老院还是跟着儿女住?</p>

    这几乎是不需要选择的事情。</p>

    尤其是在这种山村。</p>

    隋欢正要说话,村长已经开口,“不能。这一百五十亩地的收入,是四四二分账,四成分给参与劳动的人,四成留下来盖养老院。你要是不想住养老院没关系,不过也只能分那四成。”</p>

    有村民问,“那还有两成呢?”</p>

    村长瞪了眼,“古老三你这叫什么问题,人家承包山地不要钱啊?剩下两成人自个儿拿走怎么了?”</p>

    古老三登时不吭声了。</p>

    看着交头接耳讨论的村民,村长清了清嗓子,“行了,就是这么一回事,你们谁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要是没什么意见,觉得合适那就签字,不合适的话拉倒,到时候别人分成,住进养老院的时候,可别眼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第1页/共3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