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高悬挂于空中的太阳开始西沉,亚历山大带着托勒密与克雷塔斯,在尼禄等人的目送下离开迦密山山口外侧城墙,回到了马其顿大军的营地内。
既然新协议已经达成,就没必要继续留在罗马人的城市内了。
如果说亚历山大没有丝毫想要夺取“阿尔法”的野心,那是在说谎。
“阿尔法”这座繁荣到仅次于罗马城,华丽到无人能及的城市,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就像璀钻般耀眼。
只要是个稍有野心的君王,都会将这座城市纳入自己手中。
但是亚历山大很清楚,仅凭自己现在的实力,想将这座城市完好无缺纳入手中,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啊~对。
如果用武力强攻的话,这座城市最终一定会落入自己手中。但是自己的大军一定会受到沉重打击。甚至可能让这座耀眼的城市化为一片废墟。
亚历山大没有信心,在城市遭到损伤后,在没有任海济的帮助下,仅凭自己就能让城市迅速恢复正常。
所以先击败波斯帝国吧!
先击败眼前的波斯帝国,壮大马其顿的实力。然后以同等实力与罗马帝国交涉或者胁迫,让罗马帝国最终同意将这座耀眼的璀璨城市割让给马其顿。
就在亚历山大不停思考时,骑在马背上跟随着他的托勒密突然开口低声道:“陛下,我们真的就这样离开吗?”
之前一直表现出一副没心没肺模样的亚历山大略微低头。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小托勒密。但是啊……”
亚历山大抬头看向天空,天空中原本高高悬挂于正上方的太阳已经西沉,原本刺眼的阳光正缓缓变为金黄。
“但是啊……朕没有选择……”
脸上露出一抹苦笑后,亚历山大深吸一口气。
“朕还真是窝囊。明明有你们在,明明有大军在,明明可以直接摧毁这座城市,但朕却依然不得不依照那个年轻人所希望的去做。”
“陛下……”
托勒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己的王。
少女只能扭头看向一旁与自己并肩同行的克雷塔斯,希望对方能说几句话。然而看到的却是克雷塔斯那没心没肺的呆滞表情。
托勒密不由伸手一把捂住自己的俏脸微微摇了摇头,心中发出一声感叹。
克雷塔斯他们在战场上的确很可靠、很值得信赖。但为什么在面对战斗之外的事上,一个个都这样没心没肺啊!
就在托勒密为自己的同伴伤脑筋的时候,前方的亚历山大突然一改之前的阴沉表情。只见他突然望着天空纵声大笑起来。
“有趣!真是有趣!朕好久没有遇到这么有趣的事了!朕的父亲说的果然没错!马其顿对朕来说实在太小了!居然能连续两次为朕设下‘阳谋’,迫使朕不得不照着他所想的去做!真是太有趣了!那个年轻人,朕现在越来越想得到他了。不,不仅仅是那个年轻人。那些强者们朕也想得到!还有,还有那些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们,朕全部都想得到!朕总有一天,会将你们全部纳入朕的麾下!朕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在那一天到来前,朕会一直!一直!一直期待着。这个世界真是太有趣了!”
“陛下……”
“小托勒密,之后就拜托你了。”
盯着扭头看向自己的亚历山大看了一会儿后,托勒密紧紧握住手中的缰绳,随后略微低头,以慎重的语气回答道:“陛下,请放心。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直到陛下击溃波斯人的那天到来。直到迎接陛下凯旋归来的那天降临。”
---
任海济与亚历山大之间的新协议,说白了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强的两股实力,签订和平协议,然后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至于这片土地上的波斯人,犹太人早就被两人无视了。
颇有种当年德国与苏联瓜分波兰的样子。
“苏德互不侵犯协议”补充条款:德国人获得波兰西部领土,苏联人获得波兰东部领土。至于波兰人的想法,没人在乎。
任海济提出以“加利利海”为分界线,双方签订和平协议。
“阿尔法”东面的“加利利海”西侧属于罗马帝国势力范围,东侧则属于马其顿。
这个建议立刻遭到托勒密的强烈反对。
托勒密非常讨厌任海济,连带着对任海济的建议持十二万分的怀疑态度。
托勒密的反对理由很简单,也很合理。
你们罗马人既然已经知道在这座城市的东面有一个名为“加利利海”的湖,就说明你们罗马人对附近的地形了如指掌。
那么如何保证你们罗马人不会仗着对地形的了解,切断我们大军与身后马其顿的联系?!
别和我说什么“这座城市兵力不足,你们完全可以放心”这种废话!
你们就算不出动军队,光是搞些小动作,对我们来说就是大麻烦!
所以与其面对波斯人时,担心你们会在后方使坏。还不如先解决你们之后,再去面对波斯人。
对于托勒密的质疑,任海济很干脆的表示:没问题!我们这边可以将我们绘制的地图交给你。这样我们双方对附近地形的情报就一样了。
托勒密毫不犹豫的继续否决了任海济的建议。
给我们地图?
先不说这地图是真是假!你们罗马人在这里待了那么久,肯定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不能相信你们!
于是任海济耸耸肩,随意道:“那允许你们在迦密山山外造一座要塞总可以了吧。”
这下不只是托勒密和亚历山大了,就连任海济这边的尼禄、斯塔提娅以及陪同的屋大维都是一脸惊讶。
罗马人在搞什么鬼?允许我们在这座城市外围建造要塞?
这个该死的奴隶在发什么疯?!明明是余管辖的土地,为什么允许这群粗鲁的野兽修建要塞?!
参加会议的所有人都一脸不解的看着任海济。
嗯……好吧。尼禄是例外。
少女不是疑惑,而是愤怒。
双方最终达成“互不侵犯协议”,以“加利利海”为分界线,暂时划定势力范围。
马其顿获准在“阿尔法”与“加利利海”之间建造一座用于巩固大军后方的军事要塞。
双方签下协议后,任海济甚至非常热情的告诉托勒密在哪里建造要塞最合适。
当然他这种热情到过分的举动被托勒密直接无视了。
然后托勒密就没有注意到任海济在这份协议上耍的花招。
任海济只说以“加利利海”为分界线,却没有具体说明以什么为边境线。
也就是说,如果任海济这个卑鄙的家伙一味强调,约旦河与加利利海的连接口就是分界线的终点,那加利利海南侧的约旦河以及死海就都属于罗马帝国。马其顿在这片土地上的势力范围就只到加利利海而已。
在亚历山大身边所有人中,托勒密是很聪明,但是少女毕竟太年轻,和任海济这个家伙相比,还差了点。
任海济可是在残酷的职场竞争中活下来的。要比“语言上的艺术”,他有自信不输给这个世界的任何人。关键仅在于他想不想做而已。
---
作为亚历山大身边的第一书记官,文官中第一人,托勒密自告奉勇留下建造确保大军后路的军事要塞。
好吧。其实除了托勒密之外,也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第二天天一亮,亚历山大便率领大军启程了,留下了大约5千人听从托勒密指挥。
在亚历山大启程的同一时刻,位于迦密山山坡上的执政官官邸一楼会议室内,尼禄再次召集了所有人。
马其顿与波斯人的问题暂时解决了,“阿尔法”这座城市暂时安全了。那么接下来就轮到关于罗马帝国的问题了。
尼禄坐在会议室的长桌正上方,双臂环绕抱胸后,略微扭头一脸不满地看着自己右手侧的任海济。
自从那场“小小的骚乱”之后,少女与任海济之间的气氛就一直很尴尬。
“喂!汝!大家都在了,有话就快点说!”
任海济站起身,环视围绕长桌而坐的众人,视线最后停留在站在尼禄身后的屋大维身上。
见任海济看着自己,屋大维向对方默默点了点头。
“殿下,我最近得到一个消息。在与屋大维大人商量后,我认为一场针对罗马的大战已经开始了。”
“嗯?”
少女转身看向自己身后的屋大维。见对方向着自己点头后,立刻鼓起腮帮,翘起双唇,气呼呼瞪视任海济。
汝这个家伙!到底知不知道汝的身份?!汝可是余的奴隶啊!为什么有事总先找屋大维姐姐大人!
好吧,余知道。和屋大维姐姐大人相比,余还差了很多。但是,但是……
但是汝毕竟是余的奴隶,是余的所有物。如果有事,汝应该先告诉余才对……
任海济无视了尼禄脸上那即像是生气,又像是撒娇的举动,清了清嗓子后接着道:“就目前得到的情报来看,日耳曼人已经突破了‘上日耳曼行省’的‘莱茵防线’,但是屋大维大人到现在都没有收到来自罗马城的这个消息。”
任海济再次环视众人,视线在波培娅与萨拉丁脸上略微停顿。
波培娅与萨拉丁是任海济为尼禄选定的军团指挥官。
一个军团指挥官,怎么能没有足够的大局观呢?
如果这两人无法从自己刚才那些话中做出正确推断,那就有必要重新教导这两人了。
波培娅面色平静,视线偶尔瞥向尼禄,似乎在等待来自尼禄的命令。
萨拉丁则略微低头,似乎是在思考。数秒后他缓缓开口,自言自语般道:“截杀传令兵吗?也就是说日耳曼人这次行动并非心血来潮。如果日耳曼人早有准备的话,就不得不考虑背后的原因了。”
任海济不由发出一声感叹。
不知道罗马与迦太基的死敌关系,就能推断到这一步。萨拉丁不愧是萨拉丁。
与更信赖尼禄的判断,等待来自尼禄命令的波培娅相比,萨拉丁是个更优秀的军团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