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何以轮回 > 第 1 章:借寿二十载
    辛未年三月初一,这是一个风雨飘摇、战乱连连的时代。

    帝都后海,还是一片战火中的城中小湖。泛舟在这平静的小湖上,连艄公被战火惊吓的双手,也慢慢平复了颤抖。

    是不是传来的喧嚣声,似乎也让他想起原来已经改朝换代,续了半辈子的长辫,也已经变成了剃头中短发,随着初春的清风和汗水,贴在自己的脸上。

    艄公本来依靠为富家子弟渡船游湖,为一家老小讨一口生计,但绵延的战火和列强的践踏,早就喂不饱一家老小了,今天之前他还在拉着黄包车。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船舱里安静了许久,突然有人感慨的念了一首诗,而后便是无止尽的争论。

    “战事未平,人们以为的大局平稳,其实还没有到来,人祸天灾接踵而至,我们却在这里束手无策……”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属于一个中年道士,一身道袍破破烂烂。

    又有一个少年,一身青色长衫,手中持着一把扇子,摊开扇子清摇,道:“谭公故去不过数十载,我们的努力可能真的不是解决之道。”

    船舱内坐的五人,尽皆唏嘘。

    “出云子说的不错,大道萧条,自从众阁入世以来,风水堪舆之术,日渐式微……或许,我们道门千年夙愿,终究是空想。”一袭淡雅旗袍的美貌女子道。

    “宿土一脉也是如此,千年来,无数倾尽心血的地脉镇穴被破,阴阳之气一片混乱,红尘浊气化毒,蚕食大道根基。”一位老农装扮的老者道。

    “众阁、宿土二派,数千年来,主导生气地脉,你们自然能够感触至深,但我龙门玄素一脉,监察天地阵法与自然,情况实际上比你们想象的更严重。”一个樵夫壮汉,看起来粗狂,声音却显得温和。

    “真人还请细说……!”那名唤出云子的少年,连忙询问。众阁、宿土的二人也是一脸征询。

    “地脉龙气泄露、江河龙气被红尘毒侵蚀,逸仙公的强民之法,改变了千年根基,承传之下,却是有利于众生,我辈修道人,随受此连累,却也坦然。但是……”

    樵夫壮汉顿了顿,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看向窗外的天空,怅然若失道:

    “如今的灵气越发枯竭,地上战乱饿殍遍野、水中污染也是如此。灵气已然到了若有若无的地步。千年前,祖师们未雨绸缪,开辟结界,保留修道者的传承,如今也受到威胁,还能保持多久,保持到什么程度,其实我们也很难预料。”

    “龙门玄素一脉,已经有大慈悲的师兄和师叔们,放弃结界下山化凡了,三千道门中,幽罗道虽然算不得什么大派,但结界已经破裂,众多道友流落到域外未知之处。”

    众人沉默,也是忧心忡忡,见到众人低落,那中年道士开口道:

    “道法自然,即便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们也比这红尘俗世中的苦命人,胜过百倍。再看出云子师兄,齐云山一脉只剩下他一个人,也没有你们这么苦大仇深啊……!”

    众人闻言,不由的看向出云子,只见这少年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摇着纸扇,捧着手中的茶杯出神,犹自还在思考着谭嗣同那首诗的意境。

    被众人瞩目,出云子兀自醒过神来,看向中年道士,道:“天师道传承悠久,世俗中也广为流传,龙门玄素一脉声势正隆,与我齐云山真武大帝渊源颇深,我也不算是孤家寡人……”

    放下茶杯,收拢折扇,又对那女子说道:“众阁一脉,自古以来建国之城邦、安百姓居所,上至帝王贵胄、下至贩夫走卒,为天下人安身立命之计,宿土一脉无数传人为故者栖身,以阴宅安息亡魂,人生自古谁无死,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众人一怔,随即释然,豁然开朗。纷纷向出云子道谢。

    “我等算计了自身,患得患失,多谢师兄开解。”

    出云子轻笑,连忙谦虚,而后正色道:“我方才体悟谭公的绝命诗,有了一番感悟,或许以前祖师们可能做错了。”

    众人不解,心想祖师爷们道法通玄,怎么会做错了。

    “九位祖师以身殉道,造化灵性,凝聚众生福源,凭空造就了天命众生魂,以为骗过了轮回,其实这何尝不在轮回之中,所以,这天命之魂早已融合成一个完整的魂魄了。”

    “而之后,历代护道人都将转世者带在身边,悉心教授,转生者却总是不能修行,究其根本原因,也许祖师们早就明白了,只是转生者太过重要,祖师们身在局中,不能取舍而已……”

    说道此处,众人皆若有所思,天师道的真人,犹豫着开口道:“师兄是想说……?”

    “不错!”出云子点了点头,肯定道。

    “历代护道者,从袁天罡李淳风、陈传老祖、张天师,到重阳真人、玄素真人、甚至刘伯温,哪一位的智慧不比我等更高,数千年来说他们想不明白,我是不相信的,但是,他们护道的责任太重,不能取舍。”

    “如今天下乱象接踵而至,这短暂的平静之后,还有更大的战乱,道门却日渐式微,如果我们还坚持祖师们的做法,可能最后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出云子说到这里,也是面色很难看。

    再看其他人,也是如此,良久之后,众人皆重重的点了点头。

    出云子看到众人同意,深深吐了一口气,道:“转生者已经轮回百次,皆是活不过二十岁,却每一世都能写完一部经书,百世书写百世完善,想来已经完善,即便没有,咱们也没有时间了。”

    “不过这次,我想向各位师弟借寿二十载,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让转生者度过百岁之龄,让他有足够的时间踏入修行之路。如果,他依旧不能修行,我等便是千古罪人。”出云子毫不停顿,将心中所想全盘道出。

    “说是借寿,其实各位也明白,借的是死劫之守,众阁宿土论阴阳,我会为你们缔结魂缘,让你们借着死劫牵引,成为转生者的护道童子。委屈二位了。”说到此处,出云子不禁有些哽咽,让好友为自己的猜想赴死,确实很难说清楚心中的感受。

    “师兄不必如此,我们为众生而死,死得其所,多谢师兄成全。”众阁、宿土的二人忙道。

    出云子整理心神,又对中年道士道:“天师道对生死理解深透,我要借师弟的死劫之力,打通接引路,而后压制接引之力,直至下一个死劫。”

    “谨遵师兄吩咐!”天师道的中年道士道。

    出云子转过头来,正对上龙门玄素一脉的樵夫壮汉,后者笑意真诚,等着出云子的安排。

    “龙门玄素一脉有一门功法,名唤《藏灵决》,可将一点真灵藏于功德神物,轮回不究,转生者皆是含玉而生,此玉号称功德玉,容纳功德无量。将我等的一点真灵,藏于其中,免遭魂灵泯灭。”

    不等樵夫壮汉接口,出云子又道:“仅凭我等一个人的力量,压制二十年已经是极限,这一次兵解替劫便由我来吧,希望能剁撑一段时间。而最后一次,师弟身负重任,师兄在此谢过了。”

    出云子塑身而立,一整衣衫,对樵夫壮汉拱手一揖,又对其他三人分别一礼,众人连忙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