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锦竹院于我来说到底尚不熟悉,平白多走了些冤枉路,这才稍乏了些”。
青玉见她的眼神都半眯着,可见确实是有些累了,她上前移到了郁兰陵的后侧,替她揉捏肩膀。
力道适中,略微有些重的地方也是恰到好处,弄的郁兰陵有些昏昏欲睡。
正当她想着要不要先走的时候,谢元折踏着一地烛火而来,他穿着一身鸦青色长衫,在暖色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儒雅俊秀。
朝着郁兰陵施了个晚辈礼,声音中带着少年独有的清朗,“不知夫人来伯晏这里可是有事”?
郁兰陵在他出声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墨黑的瞳仁动了动,而后便把眸光放到了谢元折身上。
哪怕是刚刚才做了亏心事,此刻见了正主,面上也不见丝毫慌张,看起来再是镇定不过。
她抿唇轻轻笑了笑,低着头的神态似是害羞,冲淡了面上袭人的艳美,“伯晏先过来坐下吧,倒是没什么要紧事,只是我瞧着你这些天忙的脚不沾地,怕你身子熬不住,特地吩咐下人准备了一蛊乌鸡汤,想着能给你补补身子”。
说完她转头吩咐道:“青玉,把乌鸡汤端出来”。
“是,夫人”,站在一旁的青玉将放在方桌上的食盒打开,端出了一蛊乌鸡汤,然后放到了谢元折面前。
郁兰陵抬手碰了碰瓷蛊的壁,可能是因为间隔的时间太久,摸上去已是觉不出什么温度了。
她抬头看了看谢元折,眸子中不由带上了些自责,“伯晏还是倒了吧,这汤已经凉了,喝了定然油腻伤身”。
谢元折看着桌上的乌鸡汤,又看了一眼对面那双蕴含着关切的清亮眸子,忍不住心中一暖,父亲过世之后,祖母亦是跟着大病一场,府中能顶事的只有他一人,怎会不累?
这样一份心意于他来说已是十分难得了。
心中如是想着,目光也带出了两分温情来,“说起来汤凉了还是伯晏的不是,若不是晏来晚了,也不至于让夫人的一番好意付诸东流”。
郁兰陵连忙摇了摇头,“怎能怪到你身上,也是我考虑不周,心血来潮的就过来了,没能提早知会一声”。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已是戍时了,这样孤男寡女,尤其是继母继子之间共处一室传出去最是惹人非议。
郁兰陵起身准备离去,临走前装了一把可爱。
她鼓了鼓脸颊,对着谢元折承诺道:“汤等我下次一定补偿给你,如今天色不早,我该回去了,伯晏也早些休息”。
谢元折听她这样说,唇角微扬,当的是温雅如玉,不曾想一碗汤也要这样计较,不叫人觉得冒犯,只让他暗笑女子的小性儿来。
有这样一位性情烂漫的女子做当家主母也是不错的。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他没有拒绝郁兰陵的好意,“那伯晏就等着夫人的补偿了”,说完这句话他转身向着外面走了两步,“我将夫人送至院外吧”!
听见谢元折想要送自己,郁兰陵藏着“赃物”的那只手忍不住抓了抓袖子,可她又实在想不出拒绝的理由,只能迟疑的点了点头。
青玉在前面挑着灯笼,两人并肩走在后面。
郁兰陵的步子一步都不敢往大了迈,就怕动作大了会提前露馅,那就不只是形象崩塌的事儿了。
谢元折这样的人,胸中自有一套待人的准则,若是他认可了你,这样一个风光霁月的君子相处起来,那自然是千万个舒服。
倘若你触及了他的底线,虽然不至于对一个弱女子做什么,但他也会为你重新界定一条更为疏远的线。
国公世子,在府中的地位远比她这个新夫人要高,若是谢元折不允,那她以后再想轻而易举的见到他可谓是难如登天。
是以在这个最后关头,郁兰陵更为谨慎。
短短的一段路,因着有谢元折相随,走的她心惊胆战。
待到出了锦竹院,郁兰陵才算是长舒了一口气,摸了摸额头,一些细密的汗珠浮了上来。
顾不得擦一擦,她带着青玉回了玉陵院,脚步比起来时快了许多。
谢元折返回正厅时,看见摆放在方桌上的乌鸡汤,又想起郁兰陵那句“倒了吧”,他上前将汤放回食盒,而后提起来交给了侯在厅外的小厮,“去将汤温一温,一会儿送至书房”。
总归是一份心意。
小厮听完有些诧异,他刚刚就站在门口,自然知晓这汤是怎么来的,他诧异的是世子竟会想要将其再热一热,而不是直接倒了。
国公府在京都中可以说是钟鸣鼎食之家,当今优待,百姓敬重,国公爷又常年不在家,府中除了老夫人就是世子,身份尊贵至极,谁敢让他喝再热一遍的汤水?
可就算心中再诧异,他还是低头应是,接过装着乌鸡汤的食盒,送到小厨房热了之后,拿进了书房。
谢元折待汤稍凉了之后,慢条斯理的用了,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在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