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继母不好当(穿书) > 正文 分卷阅读66
    成了他唯一的出路。

    他不能拒绝,也不敢拒绝。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乌迪的尸首尚未被运送回京,犬戎派出的使者就已经先一步到达京都。

    朝会上,身穿犬戎服饰的使者刚踏进銮殿,就换上了一副痛心模样,“拜见陛下,还望陛下为我犬戎的二殿下做主啊”!

    “犬戎诚心归降晏国,因此派出了尊贵的王子过来,可没想到竟让王子死在了异国他乡,小臣真是……真是愧对先王的嘱托啊”!

    说到动情处,还流下了几滴眼泪。

    “朕亦是十分哀痛”,端坐在龙椅上的谢崇重重拍了下身旁的扶手,把跪在下首的使臣吓的身子一颤,“朕着实没想到,前几日还同朕在一起把臂同游的人,只这么几天就不在了”。

    说着他叹了口气,似是十分惋惜,“待到他日水落石出,朕必定要将凶手施以车裂之刑”。

    听到车裂二字,使臣的心霎时便抖了抖,他拿起衣袖擦了擦泪,硬着脖子把话说完,“他日是何时?陛下能否给出一个具体期限?若是一直查不出凶手,岂不是让王子死的不明不白”?

    说完之后,阿塔觉得自己的态度似乎有些咄咄逼人,又画蛇添足的道了一句:“犬戎本欲同晏国建立友好的邦交关系,可我国王子却死在了晏国的国土上,就算大王子不愿追究,犬戎的百姓也是要为他们的王讨一个公道的”。

    犬戎几乎人人都在马上长大,除了拿不起兵/器的小孩子,哪怕是老人和妇女,都是能上场打仗的。

    是以这番话中透露出的意思就值得深究了,好似晏国给不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犬戎就会出兵一般。

    谢崇向下递了个眼神,郭松立刻会意,他持着笏板出列,居高临下的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人,“使臣这话可就贻笑大方了,当初分明是犬戎战败,这才有了纳贡一事,怎么到使臣嘴里,就成了犬戎欲同我大晏建立友好邦交了”?

    “难道不应该是我国国君胸怀大局,以免百姓经受战乱之苦,这才没有赶尽杀绝吗”?

    “犬戎该心怀感恩才是啊”!

    “何况乌迪王子被刺杀一事尚未调查清楚,使臣就急吼吼的过来兴师问罪,究竟是安的什么心”?

    郭松话毕之后,朝上的文官纷纷对他侧目,因为郭松乃是武职,谁也不知道他的嘴皮子这么厉害,一步就是一个坑,把人怼的没有丁点儿开口的余地。

    地上的金砖沁凉,可使臣手上的汗却是一茬接着一茬,来之前大王子吩咐他务必要将纳贡的那批骏马给要回来,否则就不必回去了。

    作为心腹,其中内情他也相对的更清楚一些,犬戎在祈国的襄助下已经不缺草料以及粮草了,唯一的劣势就在于乌迪纳贡的那批骏马。

    是以祈国那边便提出将乌迪杀死在晏国国界,用两国邦交关系威逼谢崇将吃进去的利益重新吐出来。

    可这怎么可能呢?

    使臣内心苦涩,他现在也知道不可能了,要是早知道是这么个活儿,他就不接了,在犬戎待在当大王子身边,安心的当个吉祥物比什么都舒坦。

    阿塔在心中衡量了一下利弊,觉得还是先保住自己的性命最重要,他率先认了怂,非常识时务的附和道:“大人说的极是,是小臣想岔了,方才小臣太过悲恸,以致有些口不择言,还望陛下宽宏”。

    “无妨,只是使臣还需记得‘祸从口出’的道理”,浑厚中透着威严的声音从御阶之上传下,其中还含了淡淡的警告。

    使臣再度稽首叩拜,“谨遵陛下谕旨”。

    待到退出宫殿,感受着脚下踏实的触感,阿塔大大松了一口气。

    他是再也不想面对晏国的皇帝了,虽然全程并没有说几句话,可他能感受得到高位之上觑过来的审视而锐利的视线从他身上刮过,让他觉得整个人都被看透了。

    说实话,那感觉实在不好,毕竟谁愿意被人看透呢?

    至于怎么应对大王子,阿塔已经想好了,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臣子面对君主时都有一个必杀技,那就是拖。

    当君主问起的时候,只需说事情正在进展中,基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进展到什么程度,谁知道呢?

    远在犬戎等待回音的大王子一定想不到,他如此倚重的心腹竟是如此贪生怕死之辈,可见身为王者,识人御人何等重要?

    *

    小书房。

    谢崇翻着奏折,素来没有情绪的眼眸此时罕见的出现了了一丝愉悦,面对即将乱起来的局面,他更多的是期待,“郭爱卿对于犬戎派过来的使臣有何看法”?

    郭松坐在一旁的木椅上,拱手道:“回陛下,臣认为对此人可以有三种态度”。

    “哦?是哪三种”?

    “可以拉拢,可以胁迫,可以杀之”。

    谢崇听完放下奏折,抚掌而笑,“少陵知我者也”。

    他用了我,而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