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朕,可见此时对郭松的信重,“使臣的事,朕就交给爱卿去办,一定要给朕撬开他的嘴”。
郭松神色一派恭谨,“必不负陛下所望”。
等到郭松从小书房退出去,他又叫来了宫中的掌事,面色恢复到了一惯的冷然,“可是查出了内奸”?
“回陛下的话,查出来了,是……是……”
谢崇把折子扔下,不耐烦听他吞吞吐吐,“话都不会说了吗”?
掌事听谢崇的语气变了,也不敢再遮掩,“是方圆”。
谢崇对这个在御书房当值的太监有些印象,“朕记得他是方德的干儿子吧”!
“是”,掌事不敢直接说出来就是因为这个,方德是陛下身边的总管太监,在宫中很有几分脸面,他把他干儿子给捅出来之后,也不知这账会不会算到他身上。
站在谢崇身后的方德要把这个掌事还有那个干儿子给恨死了,他战战兢兢的看着地面,不敢发出丝毫动静。
谢崇道:“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朕看他这个名字取得倒是极好”。
“人暂且不动,先密切关注着”。
他不用审问也知道这是祈国的细作,想必是祈国从他这里收到了大晏要与犬戎合作的风声,有些急了,这才设计把乌迪杀死,没准这会儿祈国已经与犬戎的大王子达成合作了。
只是不知祈国付出了何等代价才让犬戎言听计从。
不得不说谢崇是极为聪明的,几番思量之下便将事情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这等心思任是谁见了都要觉得心惊。
方德见人一走,“噗通”一声,就这么直挺挺的跪在了地方,“陛下,奴才有罪”。
谢崇沾了口茶水,语气不带半分波澜,“你哪里有罪了”?
方德重重的磕下一个头道:“奴才错在有负圣恩,识人不清,以致误了陛下大计,还请陛下重罚”。
谢崇听见声音,回头看去,发现人整个身子都趴在了地上,他把人叫起来,道:“去外面领三十个板子,此事就算揭过了”。
毕竟是跟了自己十几年的奴才,平日里也不曾犯过大错,谢崇对他还是存了些宽容的。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国公府。
郁兰陵找出陪嫁的清单,开始计算自己的资产有几何。
首先是郁府出的嫁妆,她大致看了一遍,发现其中大多是一些钗环首饰,金玉翡翠一类的东西,死当的话,应该会很好脱手。
最不好办的是那间药铺,并不是找不到买家,而是中间有太多程序要走,动静稍大一些,就容易引起注意,郁兰陵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药铺留下来,说不准什么时候她就又回来了呢!
其次是宫中的添妆,帝后分别给了一份,其中不乏名贵的书帖字画,古董家具,若是卖出去了,价格一定十分美丽。
可问题是,她不敢。
倒卖御赐之物,是要蹲/大/牢的。
毕竟宫中的物什都有登记在册,赐下之后,也会记录去向,不被发现还好,万一不慎被举报了,难道要让谢元折去牢里捞人吗?
那也太丢人了叭!
还是算了吧,虽然钱很重要,但稳妥更重要。
郁兰陵把嫁妆单子分成两份,一份清单上的东西准备当掉,另一份重新放回盒子锁住。
半个月过去,那些首饰就被处理的差不多了,郁兰陵数了数,一共当了三万多两银子,再加上陪嫁的一万两,也就是四万两。
算算这个时代的物价,四万多两银子够让她花个几十年了,还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的那一种。
郁兰陵把银票散开盖在脸上,水润的眸子里透着一种迷醉的幸福。
她打算明天就把钱存入钱庄,身上只带一些足够花用的,毕竟钱庄到处都有,随取随用,相对来说保险一些。
第二日,她揣着鼓鼓囊囊的一沓银票走到门口时,恰巧遇到了谢元折。
郁兰陵瞧着周身气势愈发凌厉的人,紧了紧塞着银票的衣袖,“伯晏这是要去出门吗”?
谢元折:“嗯,陛下召我进宫”。
“哦,那我就不耽误你了”,说着连忙往一旁站了站,让出路请他先行。
谢元折朝她略一点头便骑马朝着宫门的方向而去。
待到那抹笔挺如山间青松的背影消失不见,郁兰陵才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离开。
她这些日子出门都没有带青玉,而是带了一个院中不怎么起眼的侍女,以免被发现什么端倪,等在钱庄存好了银子之后,郁兰陵难得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到处逛了逛,买了一堆小食以及没什么用的小玩意儿。
回府时,已是傍晚时候,天空积压着阴云,正从远处迫近,看起来之后是要下一场雨的。
她的步子快了快,赶在落雨之前回了府,还来不及换个衣裳,就听到一阵穿林打叶的声响。
“青玉,备水,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