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以农为本(农) > 正文 分卷阅读156
    是一言便听出来了他的言下之意。

    周翠娘和安静坐在一边的姜秾,稍一想清明时候搬到长安城的皇帝,以及夏至时下发的‘跑马圈地令’,便也明白了。

    想明白后,周翠娘就不再担心了,只是少了几处房产而已,袁家根基未动,自然会一切照旧。

    不过,也并不是如周翠娘所想的一切都照旧。

    “是啊,根基尚在,便有起势之日。”袁管事笑道,“今日除了闲聊,还有一事想与你们商谈。”

    夏五斤:“袁管事请说。”

    “本人想要请你们村,供给更多新鲜的平菇和香菇,以作为皇室贡品。

    众所周知,皇帝搬迁到了长安城的西京皇宫。凤翔府的太白县,距长安府的长安城,跑马一日就能到,鲜蘑也就能及时运到了。”

    正文 第 58 章

    “本人想要请你们村, 供给更多新鲜的平菇和香菇,以作为皇室贡品。……”

    袁管事此言一出, 厅中一时间无人答话。

    周翠娘再精明, 也只是市井小聪明, 终究缺少大场面的历练和见识。

    上贡‘皇室贡品’这样的事情, 她一个寻常农妇如何知道可行, 还是不可行呢?

    姜秾前世虽然读书不少, 《农业史》这门课里也提及过古代的‘土贡方物’,可她算是一个纯粹的科研人员,不善于讲心计、论阴谋。

    平菇古名‘槐莪’,确实是宫廷贡品山珍, 但要不要作为皇室贡品上贡, 她直觉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也不知道要怎么办。

    于是,周翠娘和姜秾母女两, 极为默契地转头看向夏五斤,让猴精似的/奸猾的夏五斤来决定。

    菇房里的平菇和香菇, 是两家五五分成合伙栽培的,让夏五斤来决定……是理所当然的嘛!总之, 不是推卸责任。

    被母女两齐齐看住的夏五斤,他心里是很高兴的!

    不知如何决定时, 首先就看向他,这正表现出了她们对他的信任,将他看成了一个可以担事的大人。

    为姜秾和周翠娘的信任, 夏五斤欣喜不已,也觉得肩上担子重了些,他要好好表现,不可辜负她们的信任!

    或许,夏五斤真是天性奸猾,与姜秾相反,仿佛天生就善于讲心计、论阴谋。

    心念电转之间,夏五斤就已经针对袁管事的提议,做出了决定:

    “袁管事,供给更多新鲜平菇和香菇,这自然是没问题的。”

    先前袁管事说鲜蘑要‘物以稀为贵’,他们才一直保持着四间菇房的规模,如今要加大供给量,就是加盖两间菇房的事情,并不是问题。

    袁管事一听夏五斤的话,就知他还有后语。

    于是就温厚地笑着,暂时没接话,等他继续说下去。

    刚才心念电转之间,夏五斤就想清楚了这件事的利弊。

    首先,袁家显然是受了皇帝迁都和‘跑马圈地令’这两件事的影响,损失了长安城的袁家祖宅,以及长安城城郊更甚至是长安府内的田地和庄子。

    虽说袁家的人还在,遍布天南地北的铺面还在,根基未动。但受的损伤,必然也不会多小就是了……

    然无可奈何的是,袁家便是再如何豪富敌国,也只是商人罢了,面对皇室和朝廷的蛮横侵占,袁家也只能受着。

    甚至,还要小心的去讨好那些人。

    因此,向皇室上贡珍品山珍,怕就是袁家计划讨好那些人的一策吧?

    夏五斤一张剑眉星目的正派明朗脸,本就非常占便宜,且他时常挂着明朗的笑容,旁人粗粗一看,首先便就觉得:这人一看就是一个好人!

    此时,夏五斤便笑容明朗道:“不过,我们只是挣扎求温饱的贫农人家,上贡皇室这样的事情,却是无力施为的。

    我们两家人,只想继续做秦岭山中的采菇人家。”

    若是他们姜夏两家,有袁家之富,这上贡皇室的事情必然不会让与旁人。

    毕竟银钱不愁的情况下,上贡皇室这事就是锦上添花,能够助长势力更进一步。

    可他们不过是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户而已,且不说能否走通上贡皇室这条道,只说他们可是还靠着栽培蘑菇,来维持生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