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上贡,皇室或朝廷可不会付给他们银钱的。便是以前有,眼下这个皇室和朝廷,也一定是不会给钱的。
“哈哈哈!夏小子,你是个明白人。”袁管事笑道。
以年纪来论,三十多岁的袁管事算不上老奸巨猾,但他从小就与族中兄弟争夺,长大后更是在商海里浮沉了这十多年,因此在心计城府方面,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虽然夏五斤那张正派明朗的脸,很是占便宜,让人一看就觉得他是个讲义气的大好人。
但袁管事却不是以貌取人之人,他即便不能一眼看穿夏五斤,但这些年来的接触,也足够让他确信:
夏五斤此人,表里不一,看着是个憨憨的义气好人,实则奸猾颇有城府。
“哈哈哈!”夏五斤笑而不语。
一大一少,两人相视一笑,都知晓对方已经看清了各自的打算。
周翠娘:“???”
姜秾:“……”
正在此时,夏五斤看向表面一脸高冷,实则一脸懵然的姜秾,心下愉悦一笑。
“姜婶,秾妹,这样决定是最好的,若相信我的话,回去的路上我们再细说。”
周翠娘和姜秾两人,只是没明白两人在打什么哑谜,上贡皇室这事他们无力施为,两人还是懂了的。
姜秾:“嗯,相信你。”
周翠娘:“听五斤你的,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就最好了。”
如今这日子就很好了!外面的世道越来越不好过,他们安安分分的种粮食存粮食,才是最好,别去折腾一些幺蛾子。
如此一来,就成了袁家上贡皇室珍品山珍——菇房栽培的平菇和香菇,而姜家和夏家回去后,就增建两间菇房提高供给量,还依旧卖他们的新鲜平菇和香菇,以及段木栽培的干香菇。
袁家之所以能经营百年,成为大昭首富之家,与他们经商讲究诚信与厚道密不可分。
“既是上贡皇室的珍品山珍,那原先的价钱就低了。”袁管事主动提价道。
“香菇和平菇的价钱,都按一百文钱一斤的价钱,你们看如何?”
在此之前,平菇是五十四文钱一斤,香菇是六十文钱一斤。以后都按照一百文钱一斤的价格收的话,就涨价接近一倍了!
周翠娘眼睛‘噌’的一亮,立即就想抢着答应下来,但想到这事是交给夏五斤在谈,况且这事里好像还有些她不懂的缘由在,于是话到嘴边,又忍回去了。
虽夏五斤随同逃荒到此后,就再没出过太白县,按说见识有限。但他在县衙里也有几个玩得好的衙役皂吏朋友,又时常与到县城来收山珍野货的商人攀谈,官府和民间的事情,他都听过几耳朵,还是有些见识的。
皇宫里用与等重黄金一样贵重的‘金砖’(泥砖)铺地,御膳里一道水煮白菜要杀几十只母鸡熬清汤去配,一家富贵人家的泔水能养活一村人……等等,他听说的可不少。
这新鲜平菇和香菇,果真上贡皇室的话,别说一百文钱一斤,就是一两银子或者十两银子一斤都不稀奇!不过,夏五斤他也识时务,不是他的且他又得不到的,他是不会去强求的。
夏五斤:“袁管事厚道,一百文钱的整数,是个吉利数,愿能助袁管事得偿所愿。”
“也祝夏公子得偿所愿。”这话袁管事似就随口一说,接着顿了顿,才带些提醒的意味说:
“姜小姐长得标致水灵,自成一身气度,该要继续养在深闺之中的。最近就别再进城了,尤其是夏至之后,外面太阳毒辣得很。”
周翠娘和姜秾本人,尚且还没想透袁管事话中的意思,夏五斤立即就明白了!
皇帝迁到长安来时,‘北京’皇宫那边定然是留下了宫女的,如今怕是要在民间征选美貌民女,入宫服侍。而几天之后的夏至,恐怕就是下达皇令的
日子……
夏五斤浑身一冷,恨不得立即就赶回村去,非常后悔带秾妹进县城来玩这一趟了!
还好,如今还没到夏至,刚才来时也没碰见多少人,回去时再注意不要往人多的地方走,应该是会没事的。
这次,夏五斤是真心实意地向袁管事道谢:“多谢袁管事提点,小子感激不尽!”
投桃报李罢了,而且他向来信奉‘广撒网’,如此方能‘多敛鱼,择优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