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进来吧,签上卖身契,我可不想为那河洲王做嫁衣。”这些人的户籍都在河洲,她把这些人救活了,最后这些人又都回河洲去了,那她多亏啊。她救他们的前提是这些人得是云洲人,转户籍太麻烦了,河洲王爷不一定会放人,不如直接让他们签卖身契,把他们的生死权捏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可靠,“然后把他们送去西郊,让孟将军拨几个人来看守着,别让他们乱跑。”
“是。”
灾民得知云洲同意接纳他们激动的都哭了,争先恐后的来签卖身契,他们不是不知道签了卖身契就是入了奴籍,主子不开恩子子孙孙都是奴籍,但他们也没办法,现在不签的话他们连活都活不下去,哪里来的子子孙孙。
秦天带着人来到西郊,给每人发了碗稀米粥,又去百姓家里收集衣服,号召大家把家里旧衣服捐出来给灾民。
百姓自然是不愿意的,放这些灾民进来他们已经很不开心了,还要他们拿衣服,大家都不是富裕人家,谁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过,哪里有多余的衣服。
云川一圈转下来也没收到几件。
最后还是安婉让王府的丫鬟和小厮把自己的衣服拿出去,承诺他们下季度给他们多做一套衣服。
灾民吃饱饭,换上新的衣服开心极了,懒洋洋的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安婉过来转了一圈,大家纷纷感谢小姐,安婉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第二天孟将军派来的官兵把西郊团团围住,惊醒了正在睡梦中的灾民。
“这是怎么了?”
“你们什么人?”
“你们要干什么?”
……
众人从惊恐中醒来,害怕的看着眼前的这些官兵。
第1章、处理难民
第1章、处理难民
“起来, 干活了。”官兵吼着。
“干活?”灾民迷迷糊糊从睡梦中醒来,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坐在地上伸懒腰。
“王妃有令, 男人去山里砍树盖房子;女人跟着绣娘走, 去编草鞋。”
大多数人拍拍身上的泥土老实的起身,按照官兵的吩咐站成两队,男人和女人分开。但仍有少数几个人坐在地上, 低着头狡黠的瞟着周围人的反应, 看到有和自己一样的人, 仿佛找到了同伴,继续心安理得的坐在地上不起来。
嘴里还嚷嚷着:“凭什么让我们干活?我们又不是你们的劳役,不干,不干。”
官兵拿出他们昨天签的卖身契, 甩在众人面前:“就凭这个。”
这些人脸皮厚极了,哪里会认, 骂骂咧咧的道:“我们又不识字,谁知道那上面写的什么,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啊, 我们才不认呢。再说了, 这东西是你们逼着我们按手印的, 我们可没答应。”
官兵冷笑,手按在腰间的佩剑上:“卖身契就在这里,可由不得你们答不答应。”
“怎么着, 你们还想杀人不成?”
官兵拔/出剑:“杀了你又如何。”
坐在地上的人立马怂了,不情愿的站起来,骂骂咧咧:“狗屁的王爷和王妃,当官的都一个样,吃我们的肉,和我们的血,给我们两碗连米都看不到的粥就想让我们卖命,呸,还拿刀威胁人,吓唬谁呢。”
官兵握着刀,冷眼看着这些人,不理会他们。
几个人心中害怕,犹豫着站到了队伍里。
官兵收起刀,让监工的领队把人带下去了。官兵心中想,王妃说的果然不错,对付这种不懂感恩的人,讲道理是没用的,得让他们害怕才行。
现在天气炎热晚上睡在空地上可以,等天凉了可就不行了。云洲百姓没有给灾民建房子的义务,他们要留下得先学会自立根深。
这些人里面有些人原本有家有业,因为这次旱灾沦落为乞丐,自知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云洲王妃给他们饭吃,让他们做活天经地义;
有些人却不识好歹,他们原本就是乞丐,为人好吃懒做。安婉最瞧不起这种人,有手有脚的,只要愿意做活就不至于沦落到当乞丐的地步。
她收这些人进来可没有养闲人的打算。
无论他们之前在河洲如何,到她这儿来都得干活。
安婉让郭梓逸算了下把这些人收进来粮食能吃多久,郭梓逸给的答复是三个月,加上渔民打渔的收成,应该可以撑过五个月。
安婉点头。
她对这些灾民要求很高,男人们要求他们在一个星期内建好房子,女人们跟着云洲的女人一起编草鞋每天每人都制定了任务量,容不得一个人偷懒的。
灾民们每天除了睡觉就在干活,没时间闹事,倒也太平;云洲百姓看在眼里,心里也平衡了不少,王妃果然还是拿他们当自己人看的。看王妃对这些灾民多严,对他们多好。
男人们熬了一周,盖好房子,以为终于可以休息了,王妃又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