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楚国有神女 > 正文 分卷阅读69
    一进门便是恭敬一拜。

    嬴稷一抬眼便注意到了嬴子楚,听了嬴柱的介绍,恍然明白过来。

    “你便是子楚?”嬴稷这么问着,嬴子楚恭敬作揖:“是。”

    嬴稷闻言站起身来走到他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还未开口便听见嬴柱在一旁道:“父王,子楚刚从赵国回来,我便第一时间带着他来见你了。”

    嬴柱这么说着抬眼正撞上嬴稷的目光,随即他听到他淡淡道:“我问你了吗?”

    嬴柱闻言尴尬的笑了笑,闭上了嘴。

    “既然刚刚回国,便好好休息,有什么缺用只管开口就是。”嬴稷瞥了一眼嬴柱,随即又看向嬴子楚,语气也缓和了不少。

    “多谢王上。”

    “嗯,下去吧。”

    ******

    赵国都城邯郸此时正处于绝处逢生的氛围中,本以为这次秦军乘胜而上,邯郸就要保不住了。

    好在最后魏国的信陵君带了魏军帮助,他们才算是暂时解除了危机。

    如今蔺相如正在病中,赵丹想起之前他所说的话,想到之前廉颇为将时赵国风光的年代,便派人去见廉颇。

    廉颇本来恼怒之前长平之战王上临时下令换将,使得赵军四十万惨死,听说王上派人来见他,便闭上门来,不肯相见。

    那人回去禀报赵丹,赵丹无奈的叹了口气,廉颇生气也有他的道理。

    毕竟他之前和马服君赵奢都是赵国响当当的名将,因为他们两人的存在,其他诸侯国包括秦国在内,也都不敢轻易对赵国下手。

    “你再去一趟,就对廉将军说之前的事情都是本王错了,本王如今知道错了,请他重新出山。”赵丹对那人说道,那人应了声便退了下去。

    秦国在赵国的探子得了密报,知道赵丹要重新重用廉颇,赶忙回去向嬴稷禀报。

    嬴稷马上召见了范雎,询问策略。

    之前若不是范雎提议反间计,秦军也不可能在长平之战中打得赵军一个措手不及。

    “王上,臣以为如今赵国国力减弱,赵王虽然向廉颇示好,可心中定然有些怨恨于他。”之前长平之战虽然是临时换将造成赵国的惨剧,可若是廉颇能够稍微放下将领的自尊,向赵丹解释一下,兴许事情也会有转圜的余地。

    “你的意思是?”嬴稷身为秦国的君王,自然明白范雎所说的,毕竟身为王上,谁不希望臣子全都是恭敬待他。

    就好比白起,他虽然为秦国立下无数功劳,可他不服管,他心中对白起也有芥蒂。

    “只要让赵王以为廉颇已经老了,担不起主将一职,廉颇便再也没有机会。”范雎这么说着,唇角扬起淡淡的笑。

    嬴稷看了他一眼,心中暗自庆幸范雎是他的臣子,而非敌国的臣子,如若不然,秦国又会多了一个不得不防的对手。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

    “王上放心,臣一定办到。”

    ******

    十一月的韩国也已经入了冬,转眼之间荀子已经在韩国待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在这近一百天的时间里,他将自己毕生所学教授了韩非,韩非也不负所望,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这一日荀子起得早,刚一出门便撞见了韩非。

    “老师。”韩非见到荀子先是恭敬一拜。

    荀子点了点头,听见韩非问道:“老师,你可是要离开了?”

    韩非的聪明,荀子是知道的。所以当他这么问的时候,他也并未觉得惊讶。

    之前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他当时便想着离开韩国回赵国去。

    只因答应了韩王要好好教授公子韩非,再加上后来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他知道赵国暂时没有了危机,这才安心在韩国继续待了下来。

    “老师,这些日子以来多谢您的教导。”韩非知道荀子去意已决,挽留也没有什么用,便开口道:“学生一定谨记老师的教诲,奔走各国为和平尽一份力。”

    荀子听了韩非的话,有些欣慰的朝他走近了几步,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之前他收了李斯做学生,李斯学成之后便去了秦国,后来便没了他的消息。

    荀子不止一次感慨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李斯虽然聪慧,可精于算计,他觉得如今秦国最强,便想着去投奔秦国。

    他去的时候并未提前告知荀子,荀子还是后来偶然才知道李斯去了秦国。

    他在最初拜他为师的时候便已经决定好了去处,荀子也是后来才想明白的。

    好在荀子当时并未将所学悉数教授于他,不过以李斯的聪明才智,在秦国混个一官半职已经足够了。

    见荀子有些愣神,韩非正要开口询问,便听见荀子叹了口气:“韩非,日后你若是遇见了李斯,记得不要和他正面冲突。”

    韩非之前便听说荀子还有一名学生去了秦国,只是一直没有开口问过,想不到这次荀子居然主动提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