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放心。”虽然不知道荀子为何这么说,但韩非相信他这么说定然是有他的道理,就没有多问,一口答应道。
荀子同韩桓惠王韩然道了别,便启程回了赵国。
等荀子回了赵国不久,韩非便同父王道别,踏上了游说各国的道路。
他的第一站便是先想到了楚国,楚国如今和秦国联姻,赵国又已经没落,论起国力,秦国之外便数楚国了。
不过韩非会先到楚国却不是因为楚国的国力,而是因为这里有一位故人,一位他许久未见的故人。
******
韩非到郢都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底,临近十二月,街边的树木叶子已经落尽,只剩下干秃秃的枝桠迎风舞动。
有风从街边吹过,店铺的旗子被吹得翻动,街上来往的人步履匆忙,边走边裹紧了身上的衣服。
巳时还未到,天色有些昏暗,大街上只有卖早饭的店铺前聚着不少人。
宋玉和林清婉此时正在卖早饭的铺子里吃饭,他们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转头便能看见街上。
“婉儿,我昨日收到王将军的来信了。”宋玉喝了口粥,看了眼对面的林清婉开口说道。
林清婉抬眼看他,听到他又道:“他说他和莫愁姑娘不久就会成亲,莫愁姑娘还特意嘱咐他一定要好好感谢你。”
“只要他们好好的就行了。”林清婉一想到原本失去希望困在王宫中的莫愁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便由衷的替她高兴。
宋玉看出了她的心思,也是淡淡一笑。
他们边闲聊着,宋玉无意的向窗外一瞥,却看见了一抹熟悉的身影。
他有些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定睛去看发现韩非就站在店铺外。
“韩非?!”宋玉惊讶的叫出声来,他声音不大,可对面的林清婉却听得清清楚楚。
她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看见一位容貌俊朗的公子正站在店铺外。
她还没来得及惊讶便看见宋玉已经站起身来,往铺子外走去,正走到了韩非的面前。
韩非原本正无聊的排在队伍里,瞥见面前多了一道人影,便疑惑的抬起头来,正撞上宋玉的目光。
“子渊?!”
不一会儿,宋玉带着韩非重新进了铺子里,又多点了一份粥和饼。
“婉儿,他便是韩非。”等到韩非坐定,宋玉便指着他对林清婉介绍道。
韩非有些好奇的看了林清婉一眼,眸中似乎带着一丝笑意。
“韩非,她是林清婉。”
“林姑娘,我知道你。”宋玉话音刚落,韩非便笑道。“之前宋玉做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赋》里的东邻女便是你吧。”
他这么说着,是肯定句,并不是疑问的语气。
不过林清婉也并不惊讶韩非会知道她,毕竟就连景差和唐勒都能猜到,更何况是聪慧著称的韩非呢。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子渊对一位女子如此上心,见到林姑娘之后多少明白了。”韩非这么说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挑逗之意。
宋玉知道韩非是有意笑话他,便开口反驳道:“听说你拜了荀子为师,如今怎么有时间来楚国?”
“说起来我们也有几年未见了,我学成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周游列国,而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楚国了。”
林清婉有些好笑的看着面前的两个人,不知为何忽然觉得他们有些相似。
她没有见到宋玉的时候,以为他是个孤高自傲之人,后来到了郢都认识了他,也认识了他的朋友景差、唐勒才觉得他和她并没什么不同,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
如今见到韩非,也觉得他比想象之中要平易近人的多了。
韩非似是注意到了林清婉的目光,他有些好笑的瞥了她一眼,随即转向宋玉道:“听说林姑娘擅长琴艺,不知道我今日有没有这个荣幸能够听她弹奏一曲呢?”
第33章
嬴子楚回了秦国之后,在华阳夫人的帮助下很快便坐稳了秦王孙的位子,可他始终还记挂着尚在赵国的母亲夏姬和夫人赵姬。
吕不韦知道嬴子楚牵挂他们,便私下派人去赵国打点一切。等待时机成熟,便将他们一同接回秦国。
他们离开赵国的时候走得匆忙,没有想到赵姬已经有了身孕。
吕不韦派去赵国的探子回来告诉他之后,他赶忙进宫告诉了嬴子楚。
嬴子楚怕赵丹记恨秦国,因此会对赵姬和他儿子不利,便想着求王上再派兵去攻打邯郸。
“王孙,切不可冲动行事。”吕不韦知道嬴子楚的担心,便开口安慰道。“臣已经派人在赵国打点好一切,等到时机成熟自然会将他们接回秦国,还请公子以大局为重。”
嬴子楚在赵国隐忍多年,如今好不容易逃回秦国,还坐上了秦国王孙的位置。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今天的地位来得有多么不易。
所以当吕不韦这么说的时候,理智战胜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