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青山 > 正文 分卷阅读117
    ,高春兰坐了会儿就出来了,分别时双方都说要常到对方那去看看。

    时间在日夜操劳中过去,时间在流水线上跟流水一样永不复回。一个月五百四十多块钱,存折上的数字有多少,过去的时间就能推算出来了。高春兰时常用存折上的数字来除每月工资,于是四个月过去了,五个月过去了,六个月过去了……存折上的数字越来越大。

    不知不觉,街道上商店的橱窗贴上了各种各样的迎新贺词,很多广告牌也打出了迎接新年的标语,霓虹灯闪烁得更加明亮。

    元旦这一天,牛马般劳动了一年的工人在新年的第一天终于可以歇息一天。这虽然是个好事,但休息的这一天似乎只为了新一年的劳动积蓄体力,生活就是这样往返重复,让人赞叹,又让人无可奈何!

    这一天,食堂里的饭菜免费,老板特意要食堂多备了几个菜,又准备了啤酒,这厂长还算有点人情味。这些离乡背井的人,终于可以放开吃一顿。

    过完元旦,不久就要过年了。厂里的生产进入了一年来最紧张的时刻。一方面过年肯定得放十来天假,这十来天的任务得在这段时间里赶出来;二来了,有的工人过年回去就不再来了,到时候招工也是麻烦。招普工也还容易,但要熟练上手那也得十几天。所以年前的这段时间,龙华各个厂房的灯火彻夜通亮,加班加点,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流水线总在不停地运转。对于工人,再苦再累只要有钱,他们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谁不想多拿几张票子回去过年啊!

    进入农历二十,年关将近,在外漂泊一年,回家的日子一天天在逼近。厂里工人的心一天天浮躁起来,流水线上的次品率也上升了,组长、线长多次提醒警告都难有效果。

    一天上完十三小时班后,来不及歇口气就赶往火车站买票,火车票提前七天预售,买到票心里的那块大石头就放下了。没买到票的个个心急如焚,再买不到票,过年就只能留在厂里,家里的孩子跟长辈都在盼着他们回家过年了。

    火车站人山人海,各种方言夹杂。售票窗口排出了长长的队伍。从着装来看,绝大部分都是外来打工者,他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疲倦了垫张报纸靠墙坐下来,有的甚至直接躺在了地上。要看中国社会的全貌,以小窥大,看看火车站足矣。

    这天下班后,张小月来找高春兰去火车站买票。

    “买什么票?”

    “回去的车票啊。”

    “这么早就买?”

    “这还早,提前七天预售,一趟车的票几分钟就卖完了。你出门时间不长不知道是吧?”

    高春兰跟张小月到火车站,拥挤的人群让高春兰大吃一惊。平常没日没夜地上班,想不到买个回家的票也这么困难。

    进了售票厅,张小月买的车次窗口还没售票,但已经排出了两条并列的长龙。

    排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差不多轮到张小月。

    “你要买到哪里的票?”张小月问高春兰。

    在排队的时候,高春兰知道了票价一百多块钱,一来一回就将近三百。每天上十三个小时班,要半个多月才有三百块钱,何况弟弟的学费还没有赚够,只能做多的打算,如果到时候少了这三百块钱,又得为难。

    “我先不买,我可能坐汽车。”高春兰慌忙说着。这时候,她已经盘算着把车费省下来,在深圳过年了。

    过了农历二十四,也就是小年,厂里开始结工资,领上工资的人提着大包小包喜气洋洋地走出了厂房。一年的重负终于到了头,家,他们要回家了!在外拼搏一年就是为了年底能带着钱回家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厂里的工人一天天减少,但还没有停工。只要厂里有人,就不会停工。对没有回去的人,停工也没有地方去。上一天班拿钱还实在。

    农历二十九,这天厂里再没有喧吼的机器声了。平静的厂区甚至让人不适应。停工后,厂里的食堂也停了,这意味着到明年开工之前的伙食得自己想办法解决。没有回去的人赶着去市场准备各种吃的。高春兰寝室只剩她一个人,到底回不回去?一个人在外地过年,想想都凄凉。

    考虑再三,她还是打消了回家的念头,能省钱就省点钱吧!

    张小月是下午的车,她这一次回去就不会再来了。高春兰为她脱离了工厂这个环境欣慰,又为她们的离别惋惜,有可能今后都不会再见了!

    高春兰帮张小月提着行李到了火车站广场。

    人声喧哗,到处都碰碰搡搡。肩上扛着大包小包的乘客拥挤着朝候车室走去。

    高春兰、张小月在广场的墙角下挤得了一点空间。两个人面对面站着,感情澎湃却不知说什么好。

    张小月拉着高春兰的手,“春兰,这次回去,今后可能都见不到面了,但我心里时常会想起你的,我也期望你有个好的将来。工厂打工不是长久之计,把你弟弟供出来后赶紧再找另外的路……”

    张小月说了很多,车站广播播报着即将检票的车次。

    “春兰,我回去了,希望我们今生还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