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小熊和双胞胎都跟齐浩然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小时候心思走得那么偏都能被齐浩然带到正道上来,他两个儿子从小受尽宠爱更能在正道上了。
儿子们的教育问题解决了,范子衿更加放心的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他从没想过他还需要亲力亲为的教育几个孩子。
所以齐浩然找上门来时他不由瞪大了眼睛。
齐浩然话却说得很明白,不叫他教孩子们做人,而是教孩子们处事。
几个大的性格已养成,小安也是一枚心地善良的好孩子,范子衿不用担心此时教导他们会把人教坏。
不过他和阿灵好像把孩子教得太过了,几个孩子都过分的善良,这在他们这个阶层算不上坏事,但也算不上好。
几人都希望几个孩子风光霁月,却也要知道一些暗面下的事,这样以后才不会着了算计。
而且几个孩子年纪渐长,他们的问题也越来越深,他和阿灵文化程度有限,实在是应付不来了。
所以他希望子衿也能参与到孩子们的教育之中去,反正几个孩子已经学会了思考,有了自己的主意,性格也定型了一半,并不怕范子衿无意识的把几个孩子带歪。
因此,范子衿开始正式接过孩子们的教育大权。
真正的给孩子们上课后他才理解齐浩然提起孩子们问问题时的那种无奈,他只是教三个孩子,但他们问题很多好不好,多到他想揍他们有没有?
既然是让几个孩子智商超群的训练,范子衿除了课业指导外便是拿出朝堂上与国家前进路上的大问题来与孩子们商议了。
比如说世家豪族的问题。
齐修远讨厌世家豪族,其主要原因无非是其窃国财以肥己,但世家豪族就只有缺点,没有优点吗?
绝对不是,先不说任何一个族群都有好人和坏人,只世家的底蕴就为国家培育出了不少人才,其中不乏一心为国为民之人,那么问题来了,他们要如何对待世家?
不能团灭,因为那样会让人心寒,更不能像景炎帝一样大力扶持世家,那是在走晋唐的老路,弊大于益。
这样的问题是不可能搬上朝堂的,只能私底下讨论,范子衿和齐修远荣轩就此问题讨论过多次,至今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他也没想三个孩子就提出有效的办法,只是借此告诉他们关系的复杂性,人与人之间不是只有和与分,坏与好两点,当利益相同时,可由分便和,还可以部分和……
范子衿自觉他说的话题很高深,因此一字一顿,既清晰又缓慢的教授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听得更明白一些。
可谁知,他话音刚落,他聪明绝顶的儿子便道:“这不就是求同存异吗?在我们没能力把他们收服且有共同利益时就求同存异,以后再就异处解决。”
范子衿:“……”
他噎了半响才问道:“求同存异这个词哪来的?”
小熊和双胞胎满眼迷茫,“不是一开始就有吗?”
小安同样迷茫,但他歪着脑袋想了片刻,便道:“是四婶说的,大元和西夏现在势弱,但我们大齐不能一口气把他们收服,所以三方依然成鼎立之势,且边关小战役一直未曾停歇,四婶说这时候我们可以与两国开战边贸,他们想要我们的粮食,茶叶和盐巴,我们想要他们的马匹,药材和皮货,可以互相交易,将彼此的不同意见保留下来,先就共同利益发展彼此的关系。”
小熊挺直了胸膛道:“我娘说了,当我们与两国交往愈深,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大齐的友好与能力后,说不定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的收服他们,毕竟大元与西夏所处之地曾经都是我中华的附属国,统一为一国,那一直困扰我边关百姓的战乱也就不成问题了。”
范子衿觉得穆扬灵和几个孩子都过于天真了,但他还是若有所思起来。
...
...
第1424章番外范子衿(41)
范子衿没想到最后这个方法还真的奏效了,而且因为边关贸易是他一力促成,又由他主持,因此二十多年后西夏和大元先后向大齐称臣的功绩他占了将近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叫他儿子小福给占了。
谁也不知道这个主意一开始是从几个孩子嘴里蹦出来的。
他是孩子们的老师,但他同样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范子衿渐渐变得开朗,心胸渐宽,这才知道,原来人成年之后也可以不断的重塑自己的性格。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在这一点上他还是要感激穆扬灵。
也因此,等他退休时,面对那夫妻俩的盛情相邀,他这才带上小夏氏一起跟他们出去旅游。
但他的感激很快就被穆扬灵消磨掉了,果然还是反唇相讥更合适他们。
在旅途中,穆扬灵最爱做的两件事——做美食和留念。
做美食先不说,留念却不是她一人能做到的,因为现在没有照相机,只能画,但她的画技实在算不得好。
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