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我所猜。[ ]”陶伟心里暗道,不禁摇头一笑,看来自己对徐淑芬的判断并没有错,她看起来虽然正经,但陶伟却敏感地捕捉道,徐淑芬其实内心并不那么沉寂。
虽然守寡这么多年,而且从种种迹象看,也没有和人有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但这一切并不代表她内心的沉寂。
徐淑芬的内心是躁动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陶伟虽然还没有正面面对过徐淑芬的眼神,但从偶尔的瞬间接触中,那眼底深处藏着的那两团活跃的火焰,正是她内心不安分的表现,这些年之所以没有传出绯闻,应该是村里还没有她看得上眼的人。
心里胡思乱想着,走到饭桌前,精明的陶伟发现每一个人的脸上表情都有点异样,李艳低着头,看见陶伟走来,也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来了。”
陶伟答应了一声,再一次瞄了众人一眼,李凤端着碗,一口一口的吃着饭,眼皮微微低垂着,看不出有任何表情,特别是那脸上,很显然比以往更麻木,也不知道此时她心里在想什么。
徐淑芬的内心则表露在了脸上,陶伟注意到,原本她的脸就有点袖色,见陶伟过来,眼皮略微往上抬了一下,嘴唇也蠕动了一下,似乎要招呼,但最终没有说出来,而她的脸则变得更袖了,显然,是内心有鬼在作祟。
只有晓霞,好像什么都不以为然的样子,而且嘴角还挂着一种瞧不起人的轻蔑地笑,也难怪,想她的年龄,有什么事是不敢做的,有什么话是不敢说的,可是大概还是鉴于在坐的都是自己亲人的缘故吧,没有开口,否则,她肯定会说:听了听了吧,那不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干那事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谁也会做那事的。[ ]
陶伟见场面有点尴尬,急忙在脑子里搜寻,看有什么事能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幸喜得好,他脑子转得比常人都快。让他逮着了一个绝好的话题。
“伯母,我吃过饭就去找李强,一定把他找回来。”这才将大家的思维转移到李强身上。
“哎,这孩子,真是让人不省心。”徐淑芬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看见母亲伤心的样子,晓霞在旁边插话到:“妈,哥那样,还不是你惯的,什么都由着他的性子。”
徐淑芬低着头,默然了一会,又幽幽地说道:“小丫头你懂什么,当年你爸走时,我看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哥,我之所以惯着他,还不是因为怕对你爸没法交代。”
陶伟侧面听俩偶一下,据徐淑芬说,是因为架和躲债跑了,还有人看见是骑着摩托走的,说是去县城混混,从徐淑芬的话语,不难看出她对儿子的牵挂,虽然他是一个惹祸精,但毕竟是她身上的血肉,怎么能割得断母子之间的感情。
徐淑芬虽然担心儿子的安慰,特别是担心他去县城惹祸,造成更大的麻烦,但自己又没有办法。
陶伟想了想,为了缓和这种沉默的气氛,陶伟适时说道:“伯母,弟还小,不懂事,这回找着他,我给他好好说说,相信强弟一定会转变的。”
徐淑芬微微抬起头,陶伟看见他满是期待的目光,陶伟知道,李强给这个家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而徐淑芬又总是向着李强,所以,久而久之,渐渐引起三姐妹对母亲的而这种做法开始不满。
但徐淑芬作为一个农村女人,实在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从陶伟处理的几件事来看,徐淑芬感觉这个女婿的却有很强的能力,她已经把陶伟看着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心里已把改变家庭的希望寄托在陶伟身上,所以,她看陶伟的眼神,充满着怜爱和欣赏。
“你们可知道李强在县城里有什么熟人没有?”尽管自己对县城很熟悉,但自己既不认识李强,而且也不可能每一个地方挨着去找。
如果有一个大概的范围,寻找起来可就省事多了。
徐淑芬想了一下,说道:“我们村里在县城工的人还是很多,但多数是女人和一些上了岁数的男人,李强和他们都不大合群,只有二狗子和小三子,他们在家时,李强就和他们很要好,我想,李强肯定会去找他们。”
陶伟笑了笑,说道:“有个大概,找起来就容易多了,只是,李强和那两人我都不认识,还是有点麻烦。”说完,眼睛望向李艳。
李艳猜到陶伟是要自己和他一起回城,但想到昨天碰到同在一个村子的婶子,热情邀请她去家里耍,还说好今天做好中午饭等她,所以说到:“我要去婶子家,不可能陪你去。”
“姐夫,我陪你回城,反正我明天也会回去上课,不如早一天,而且我也对二狗子和小三子特别熟悉,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一定能帮你找到我哥。”在一边的晓霞蹦跳着说道。
众人听晓霞一说,都不在说话,李艳虽借口是去婶子家,其实她是不想在那条土路上颠簸,那天坐摩托回来,自己一身都还没疼过,可不想又去受罪。
尽管她不希望和陶伟分开,但在自己心里对那个不争气的弟弟却一点好感都没有,她才懒得去找他,找回来说不定又会惹出什么事,还不如让他在外面自生自灭。
和李艳又一样不想去找李强的还有李凤,只是她还有一层顾忌,虽说陶伟是妹夫,但彼此之间也就是第一次见面,不是那么熟悉,自己一个大姑娘和人家走在一起,她可放不下这个面子。
只有天真的晓霞,天不怕地不怕,正好趁这样的机会,说不定能从姐夫那里敲诈点什么,所以主动请缨。
徐淑芬沉默了一阵,最后由她做主,同意晓霞和陶伟一起去找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