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弃,对安婉说云洲以外有多么可怜,已经有很多人饿死了,我们有这么多粮食,知道王妃是心善的,希望她可以开铺施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谁知安婉铁石心肠,态度坚决,无论秦天怎么游说,她就是不松口,不肯开仓放粮。
急得秦天到处找人支持自己,想着云洲不是安婉的一言堂,王爷离开的时候把权力放给了他、郭梓逸和孟将军等人,让大家遇到什么事儿以王妃的意见为主,商讨着来。
一般的事只要王妃、他和郭梓逸同意事情基本就定下来了,
但这次他是不会去找郭梓逸的,王妃安排下这些事情属他跑得最快,把所有安排下去的事情都已经付诸实践完成了,支持还是反对还用问吗。
他第一个找到的是左圆,之前就征收税收一事左圆跟王妃呛得脸红脖子粗,他觉得左圆肯定会支持他的想法的。结果这小子连具体什么事儿都还没听完呢,就一副王妃说什么都是对的的模样,看得他想打人,只能作罢。
然后他又去找了老学究们,说实话他平时是看不上他们的,在他看来这些人思想过于迂腐,难以改变,王爷留下他们是心善,供他们养老呢。结果现在与王妃意见相左,他找不到帮手,还得靠这群老学究们,他想着这些人平日里不是王妃黑吗,他现在把王妃的错误扔到他们面前了,他们肯定会站在他这边的。
他把外面发生大旱,王妃不肯开仓放粮的事告诉了老学究们,希望可以得到老学究们的支持,这样他就可以凭借人数优势逼迫王妃开仓放粮。
结果老学究们一听大旱,眼睛瞪得老大,摆手:“不能开仓,不能开仓。”并劝道秦天,王妃这样做是对的,“你年纪轻没经历过,三十年前大安也发生过一次大旱,整整两年没下雨,旱灾持续了很久,之后又发生了蝗灾。那时候粮食紧缺,大家都没得饭吃,吃观音土的、易子相食,尸横遍野,人饿极了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我记得那次旱灾死了有一半的人吧。”老学究们摇着头,满脸恐惧,“现在有粮食可得存着,不能开仓!”
人老学究们回绝的态度比安婉还决绝呢,坚决不能开仓,饿死外面的人可以,我们有粮食,我们得留着自己吃。
气得秦天跳脚骂他们:“妄读圣贤书!”
羞红了这群人的老脸,但,绝不改口,生死关头是面子重要还是命重要?当然是命重要。
虽然他们平时总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挂在嘴上。真到了关键时刻,事关生死,当然是饿死是大,失节事小了。
秦天失望的回到府上,他一个人拗不过云洲所有的人,只能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生闷气。
孟星担心他一个人在家把自己饿死了,端着食盒来府上找他。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不为安婉辩解
第1章、河洲
第1章、河洲
秦天还在生气呢, 见孟星来也没以往殷勤, 这是把对安婉的气连带着把孟星也给埋怨上了。
孟星怜他这几天处处碰壁, 追求的大爱不被人理解, 心情不好, 决定不跟他一般见识。将食盒放在桌上, 打开拿出里面的吃食,一碗小米粥、两碟小菜摆到他面前。
秦天无心吃饭,看着孟星, 示意她坐到对面。
“你也认同王妃的做法?”他问。
他就不相信没一个人站在他这边, 他以为他看上的姑娘会跟别人不一样。
孟星饱读诗书、腹有才气, 不似一般女子心胸狭隘,眼里只有男人,所追所求只是嫁个好男人。她意志坚定,有自己的想法, 遭受那么多不公的事情,仍能不怨恨, 振作起来追求新的生活,开设学堂,传授知识。
她是不一样的, 他一直这样以为。
他觉得孟星的话一定能理解他。
可惜, 她说:“王妃这样做自然有这样做的道理。”
又是这句……这些天他听了太多这样的话。
也许他错了, 孟星并没有什么特别,她并没有自己的想法,她只是按照王妃说的话去做罢了, 王妃让她振作起来她就振作起来,王妃让给她开学堂她就开学堂,她成了王妃的附属品。
“有道理不一定是对的。你不能因为你和王妃是好姐妹,就不分青红皂白的站在她那边。君子行事要先明理再谈私情。”他试图说服她。
孟星有些恼怒,她怎么就不讲理了。她是因为安婉是她的好姐妹,她也确实无条件的信任她。但单论这件事她并不觉得安婉做的有错:“照你这样说除了你之外所有人都不明事理喽?”
秦天可是问过所有人,连一直和安婉不对付的老学究们在这件事上都是站在安婉这边的,不知道秦天是哪儿来的自信指责安婉做错了的。
“他们那是目光短浅,自私自利!”
孟星冷哼一声,起身将桌上的米粥、小菜重新装入食盒,端起食盒就要走,也不让他吃了:“行,我们目光短浅,自私自利